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经方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

来源:医药经济报发布时间:2010/07/28
1838
分享: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是气阴两虚,以虚为主,肾虚血瘀,兼夹水湿等。临床上用药原则是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等法为主,具体治疗时强调分型论治。

  肺胃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纳少腹胀,胃脘不适,咽干舌燥,平素易感冒,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治宜益气养阴、补益肺气为主。方药:太子参30g、生黄芪15g、生地10g、五味子10g、桑白皮15g、北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等。

  心脾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食纳不佳,舌淡,脉虚细。治宜益气养阴、补益心脾。方药:党参10g、生黄芪20g、炒白术10g、远志6g、炒枣仁20g、当归6g、茯神15g、木香6g等。

  脾肾气虚型 表现特点为气短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弱。治宜健脾固肾。方药:党参15g、生黄芪20g、炒白术10g、金樱子30g、芡实10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0g、黄精30g、菟丝子20g、百合10g、枇杷叶10g等。

  气阴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自汗气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渴喜饮水,大便干结或便结稀溏交替,舌红胖大,少苔,有齿痕或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或弦细。治宜益气养阴。方药:太子参30g、生黄芪30g、生地15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丹皮10g等。

  阴阳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酸腰痛,口干欲饮,或有水肿,大便或干或稀,舌红胖,脉沉细。治宜阴阳双补。方药:党参10g、熟地10g、山萸肉10g、山药10g、杜仲10g、当归6g、枸杞子10g、仙茅10g、仙灵脾10g。水肿者加牛膝10g、车前子30g、防己10g等。

  肝肾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方药: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黄10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丹皮10g等。

  脾阳不振型 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面目肢体浮肿,腰以下为甚,形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舌淡或暗淡,苔白腻,脉濡细。治宜温补脾阳、利水消肿。方药:茯苓20g、炒白术10g、炒苍术10g、木瓜15g、大腹皮15g、草豆蔻6g、厚朴6g、桂枝6g、木香3g、猪苓10g、制附片10g等。

  肾阳虚亏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灰滞无华,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四肢欠温,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常伴胸闷憋气,心悸气短,腹胀尿少,舌淡红或暗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治宜温补肾阳、利水消肿。方药:附子6g、肉桂6g、党参10g、葶苈子10g、茯苓10g、泽泻10g、大腹皮15g、五加皮10g、白术10g、生姜10g等。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