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材

中药调剂:如何告别“抓”药历史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5/22
2431
分享:
      “中药现代化30年了,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各行各业都已今非昔比,唯独中药调剂现代化基本还是空白!”日前一位中药大师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可对专家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事实是:目前,从全国三甲中医院到综合医院,从遍布全国城乡的中医院到社会上的中药店,中药调剂员们仍然墨守千年陈规,以戥秤称量饮片、手“抓”分剂,调剂着中药处方。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近年来不时有消费者投诉,药房抓来的药“缺斤短两”,每服中药比药方注明的分量少了几十克,有的甚至少了一多半!而且这种现象竟相当普遍。

  中药调剂

  保证中医疗效的重要一环

  中医临床疗效与中医处方化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调剂、煎药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中药调剂质量是这一链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中药饮片用量颇有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周超凡指出,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伤寒论》的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同由大黄、枳实、厚朴组成,只因用量比例存在差异,其主治就有攻下、除满、开胸泄饮的不同;金银花、连翘少量疏风解表,大量解热解毒;柴胡小量升阳举陷,中量疏肝解郁,大量和解退热;中药的毒性反应多与剂量有关。由此可见饮片用量在中医疗效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有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由于中草药肾损害的提出,有关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用量密切相关。专家指出,最理想的剂量应该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

  而调剂误差,可让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年龄体质、病程长短、季节不同、有无并发症等,经过缜密思考、甚至博采古代名家、精心布阵的“君臣佐使”之方,变得“君不君、臣不臣、佐难佐、使难使”,使不知多少中医、名老中医统统成为戥秤之下的“屈死鬼”。所以说,精密调剂,治病救人;乱抓乱放,轻则无效,重则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饮片调剂问题多

  山东叶女士反映,她拿着一位老中医开的药方在一家药房抓了5服中药,随后去附近菜市场买菜时随手将中药放在超市的电子秤上称了一下,这一称把她吓了一跳,5服药总共少了90克。“按药方上每味药的剂量加起来,1服药的重量应是303克,5服药一共是1515克,而实际上却只有1425克。”叶女士马上返回药店,结果店员给其中3味药增加了重量。虽然药的总重量够了,但每服药中缺少的到底是不是所加的3味药却不得而知。叶女士说,真不敢服用这“缺斤短两”的中药。

  国医大师李振华说,医师处方每味药的定量是有关键作用的,只能准确,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不仅影响疗效,甚则耽误病情,出现不良反应,以至误人生命。当前,市场中药店、医院中药房,都存在中药调剂极不规范的现象。现在中药房仍在使用千年多来的戥秤,调剂员多是未经正式培训的青年,为了简便和节省时间,常常5剂、10剂药一次将每味药大戥称出,用手酌量抓配,如“天女散花”很快配完,结果同一处方,药包甚至大小就不一样,更谈不上每味药计量相同。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戏称这是“拿糊涂药,喝迷魂汤”。

  衡水中药饮片计量科学研究所曾做过一项调查,经对衡水市所属10个县、区、(市)的11家药店进行抽样,47个方剂样本,总量误差在5%以内的仅有19个,占40.42%;单味饮片658个样本中,重量误差在5%以内的仅为187个,占28.41%。

  饮片调剂允许有±5%的误差,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规定的中药饮片调剂误差允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调剂误差一般会达到10%,甚至高于10%。这种情况不是一年两年了。”北京中医院郭桂明主任说。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陈珞珈指出,“当前,调剂误差过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药调剂总剂量和分剂量误差是中药调剂中一个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戥秤是人工操作的,由于用戥人的习惯不同,称量时秤杆的偏高、偏低,戥星的星里、星外均会对所称重量产生误差。同时,戥秤自身误差也较大。”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