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仲景养生
>
节气养生
秋三月防“秋燥”支招
来源:仲景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8/07/29
2723
分享:
今年从8月7日“立秋”到11月6日“霜降”为“秋三月”。卫生部卫生行业养生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逢军提醒大家,从传统养生的角度看,秋季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对此要谨慎加以预防。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刘逢军解释说,初秋天气尚热,所以燥而热;到了深秋,天气转凉,就会变得燥而凉。受“秋燥”侵袭,人体常常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不适症状,同时伴有上火、便秘等现象。
“秋燥”一般表现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凉燥初起时多见于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区分温燥与凉燥的关键是“心”。心里感觉烦热者为温燥;感觉寒凉者为凉燥。温燥初起时多吃水果和汤水即可恢复平衡;凉燥初起时应多喝姜糖水,以除寒气。
预防秋燥多用润法。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根据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水果方面,可以选择白梨、西瓜、香蕉、苹果、哈密瓜、荔枝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另外,张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是为冬天的“藏”做准备的,所以秋季养生讲一个“收”字。除了用饮食调养、以润去燥的方法预防“秋燥”外,人们在起居方面也应该收敛神气,使正气内存。秋季要早睡早起,天亮时即外出锻炼。晚饭后要减少外出,以防“秋邪”。
立秋后喝点杏仁汤防感冒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养生篇
相关阅读
长夏养生公式——静心养脾,避免烦躁
进入中伏,最热的十天,中医教你防暑保健康
今日进入中伏,养生除病关键期!一定不要再错过
今日初伏 | 三伏天,不只有“冬病夏治”
谷雨之后,该如何养生?
二月二都有哪些习俗?
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夏至该如何养生?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2
大暑会养生,整年少生病
3
“头伏不补,伏天受苦”,5种“扶阳菜”安排上
4
睡觉流口水可能是身体出现了
5
中药调理、针灸等手段在治疗的男女性不孕不育方面应用原理是怎样的?
6
夏季饮食不当,脾胃不舒服该怎么办?
7
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夫妻,男女双方分别需要重点检查哪些项目?
8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和运动有什么讲究?
9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节,预防膝关节疾病?
10
从现在到三伏,身体这三处越通畅越健康!快学上几招,别把毒素堵在身体里
11
历数夏天最伤脾胃的10件事,看看你中了几件?
12
肾阴虚有哪些症状?
13
在饮食方面,哪些食物或营养素对膝关节有益?
你了解左归丸吗?由什么成分组成,治疗肾阴虚?
长夏养生公式——静心养脾,避免烦躁
大暑会养生,整年少生病
“头伏不补,伏天受苦”,5种“扶阳菜”安排上
进入中伏,最热的十天,中医教你防暑保健康
今日进入中伏,养生除病关键期!一定不要再错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