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卖猪肉当淘粪工保安入行殡仪馆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9/14
1520
分享:
    原以为淘粪工又脏又累,参与竞争的人会很少,没想到2009年济南市事业单位招考中,5个淘粪工名额却引来391人竞争,真可谓百里挑一,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大学生更是比比皆是。最终,在签订“3年之内不允许调整岗位,也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离开”的岗位协议后,3男2女5位大学生获得了这个岗位。

    也许我们很难用“大学生当淘粪工到底值不值”一类的问题来考量眼前的事实。至少对于当事人本人来说,他们觉得值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他们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有风险有挑战的事情,更喜欢按部就班的有稳定预期和收入的生存方式;也许是就业难和生活所迫,他们觉得有必要眼前做出一点牺牲;也许他们有更为长远的目光,为曲线进入机关单位做准备,就像为了获得大城市户口,明知道大学生村官可能无所事事收入不高,但不少大学生还是愿意前仆后继“下基层”。

    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搞笑的不是大学生心甘情愿当淘粪工,而是当地机关招淘粪工的笔试“试题内容有逻辑、判断、语文、时事等”。这不明摆着就是为了招大学生的“量身定制”嘛?光是淘粪淘得好而笔头没有两下子的,怎么可能被录取呢?

    具有事业单位编制,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公务员准公务员队伍,这可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天下第一考——一般公务员考试难得的机会;收入有保障,而且职业和保障稳定,如李军(化名)所言的,“淘粪工”这个职业和他以前的建筑工地技术员相比,一是在待遇上每个月会多出几百块钱,“以前一个月才800元。”二是可以有“五险一金”。这些都是比较实际的东西。

    至于是否浪费人才,那是社会和国家的浪费。而没有实现个人价值,则是对自身的浪费。这就是简单的逻辑,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

    以前说起大学生就业难,人们更多是指责大学生就业观念有问题,说他们怕苦怕累怕脏,不愿意下基层。现在,大学生卖猪肉的有了,淘粪工也有了,保安也有了,像收入高的殡仪馆更是挤破门,如果这时候人们再又指责大学生自我浪费人才,那就是不讲道理。

    问题只出在我们整体的社会环境:为什么企业都不愿意招人?是不是创业环境太差?或者是虽有企业招人但大学生都不愿意去,是不是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当然,即使是后者,多半也是因为企业生存艰难,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太自闭,只从应届大学生中招人,而大门几乎从不对“社会人士”开放,不仅导致想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好十年媳妇熬成婆的各项准备,哪怕一开始忍辱负重,也要先进这道门再说。更严峻的问题是,这样不对社会各界人士哪怕是精英人士开放的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最易导致的是整个官僚系统与社会隔离,使这个系统日渐惰怠、不思进取,缺乏变革和自我更新的力量。

    无疑,这是比大学生乐当淘粪工的“人才浪费”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