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冬季常见病预防和治疗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11/18
1494
分享:
       天气突然变冷,加上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变大,很多人由于体质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很容易被流感、荨麻疹、皮肤病等冬季常见病所困扰。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冬季常见病呢?  

     冬季皮肤易瘙痒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感到皮肤特别痒。轻则大腿内侧、小腿前后、肩背部皮肤发痒,重则全身瘙痒。这种瘙痒,被称为冬令皮炎。

     冬令皮炎的发病原因是皮肤干燥。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人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加之出汗少,不能滋养皮肤,致使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引起瘙痒。

     预防办法:1.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2.饮食上少吃或不吃酸辣和刺激性食物;3.控制洗澡的次数,不要用过热的水烫洗皮肤,洗澡后涂上润肤露;4.血虚的人,可以吃一些养血、祛风、止痒的药品。 

     上班族易“落枕”

     冬季气温低,人往往睡觉很沉,翻身相对较少,颈部弯曲的姿势就容易长时间保持,再加上颈部易受寒、血管收缩引起血液不流通。就会在第二天起床发现颈部疼痛难当。这就是人们俗称的“落枕”。

     预防办法:1.睡前应调整好枕头的高低位置;2.注意避风,切忌睡在风口上;3.天特别冷时,晚上可以用厚毛巾围住颈部,保持颈部温暖;4.工作中颈部不要过久保持同一姿势,应该多活动;5.可多做些头颈部的俯仰、旋转活动,以舒筋活络,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冷风“吹”出荨麻疹

     冬季大风时常“光临”,有些人吹了冷风,后面部、手部等暴露位置的皮肤就会瘙痒、出现一些大风团、小肿块,回到室内后又会慢慢消退。这种在冬天出现的大风团称为寒冷性荨麻疹。

     有些人的皮肤御寒功能差,当皮肤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局部皮肤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类物质,使皮肤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而出现皮肤风团和局部水肿。

     预防办法:1.平时应注意保暖。冷的时候,应该戴上帽子、手套。同时,注意避免冷风和冷水的直接刺激;2.容易发病的人,冬季最好不要吃鱼、虾、蟹、羊肉等食品,酒和辣椒也不宜多吃。 

     “寒性体质”易手脚冰凉

     在冬天,很多寒性体质的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预防办法:日常生活中,手脚容易冰冷的人,要注意自我调养,多吃热量高,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在户外,不要戴不透风的手套、围巾,脚上最好穿棉质的厚鞋子。此外,要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有条件的要多按摩,促进足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先将手脚放入温水中浸泡1分钟直到适应温度,再把手脚放入冷水桶中1-2分钟,使血管收缩;再将手脚放入温水桶中去适应,最后将手脚放入热水桶中2-3分钟。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