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暑”即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炎热之极”,除了炎热以外,大暑这段时间还会经常下雨,土气湿润,太阳照射后,湿气蒸腾而上,所以会感觉湿气很重。
因此,在大暑时节养生要趁热,注意防暑降温、注意祛湿养阳。
趁“热”补 虚劳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节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出汗多,得补气生津。
这时候可以用生脉饮来调理。《内外伤辩惑论》中记录有生脉散这一方剂,仲景生脉饮组方源于此,由党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益气、养阴生津。
注意事项:1.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2.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据说乾隆处理政事非常勤勉,每天早起批阅奏折,久而久之容易伤津耗气,御医就为他配制了生脉散,后来乾隆常年服用,老年的时候更是每天服用,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趁“热”要祛湿 三豆汤:消暑解渴,祛湿清热。 【配料】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黑豆30克 【做法】Step1:将三种豆子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Step2: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约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豆子软烂,即可食用。 四神汤:温中、健脾、和胃,升阳散寒。 红豆薏米汤:清热利湿,祛湿。 【配料】薏米30克,赤小豆10克,清水1000ml 【做法】Step1:将食材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Step2: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约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豆子软烂,即可食用。 趁“热”早运动 夏季天气炎热,早上10点至下午4点是最炎热,紫外线最强的时刻,运动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以防中暑。 运动锻炼,不宜过汗。气温升高,运动量加大,出汗会越来越多,出汗过多容易伤“心”耗气。可以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例如八段锦、太极拳、健步走、慢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