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三伏天,一年中最热、最闷、最湿的“魔鬼时段”来了!气温直逼40°C,空气湿度大,像蒸笼一样闷得人喘不过气..三伏天不仅要防暑,还要注意养阳。
夏季温度高,人体毛孔打开,出汗多,阳气浮在表面,这时候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虽然一时爽,但是寒邪会悄悄入侵…
为什么三伏天要“以热制热”? 这是中医的‘冬病夏治’智慧,《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春夏养阳”的概念:“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三伏天人体阳气最旺,毛孔张开,一旦着凉,寒邪就容易入侵,三伏天也是驱寒养阳的好时机,就像潮湿的房子,夏天开窗晒透,冬天才不会发霉! 三伏天养生实操指南 1. 多喝“热水”更养生
姜枣茶:夏季气温高,很多人为了消暑,会贪图冷饮、冷气,反而使寒湿之邪在体内积聚导致脾胃虚弱。这时候非常适合喝一杯姜枣茶,温中、健脾、和胃,升阳散寒。
【配料】红枣6颗、生姜4片、枸杞一把 【做法】Step1:红枣去核掰开、生姜加面粉洗净(不去皮);Step2:锅里加适量清水,将红枣、生姜冷水下锅煮开,煮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以上;Step3:出锅前撒上枸杞即可食用。 上班族不方便的,可以在家将洗净的生姜切片,用保鲜膜包好,到办公室后将去核的大枣掰开,连同生姜一起丢进保温杯,反复用开水冲泡几次,焖一会就可以喝了。
四神汤:炎炎夏日,暑气蒸腾,人体易受“湿热邪气”侵袭,脾胃容易虚寒,导致腹胀、大便黏腻。四神汤健脾祛湿、补气安神,尤其适合儿童、老人及脾胃虚弱者。
【配料】山药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 【做法】Step1:先将食材洗净提前浸泡20分钟。Step2:放入炖盅中,慢炖1小时,即可食用。
若出现食欲减退,伴随乏力倦怠,有时甚至会出现大便变稀不成形、脘腹胀满等情况,可以吃点香砂六君丸调理。
2. 外敷+艾灸,给身体“加把火” 贴三伏贴:贴在大椎穴、足三里,温通经络,适合鼻炎、关节痛、怕冷的人。 艾灸关元穴:每天可以灸10分钟,补阳气,改善手脚冰凉、姨妈痛。 3. 泡脚发汗,寒湿“退退退”! 足浴泡脚:俗话说,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睡前泡20分钟,逼出体内寒气,助眠又暖身。
三伏天养生计划表
早晨:喝一杯仲景姜枣茶,代替冰咖啡。
中午:避开烈日,午睡15分钟养心。
晚上:艾草泡脚,23点前睡觉,不熬夜!
这个周末即将入伏,三伏天你准备怎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