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传承祖国医学 扬名药都南阳

来源:南阳晚报发布时间:2011/11/10
1331
分享:
    中国·南阳第十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即将开幕。近日,我市中医药界大家高惠然,文化界名人周同宾、聂振弢,欣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我市连续举办九届张仲景医药节,对传承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扬名医圣故里南阳的深远影响;纵情谈论南阳人对中医药的浓情厚爱,中医药对南阳人生活的帮助和改变。

周同宾(著名作家)
    “张仲景医学是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著名作家周同宾谈及张仲景医药以及医药节,感触良多,“医药和人类关系密切,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疾病,就需要医药。”周同宾认为,中西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药是利用自然资源作为制药材料。“这是天然的,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但需要人类去发现、认识、研究、利用。张仲景正是一个发现、认识、研究、利用中医药的医圣。”

  周同宾侃侃而谈:“中草药是利用草木,而不是利用化学。中草药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类健康副作用最小,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周同宾看来,张仲景之所以出在南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东汉时期,南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伏牛山、桐柏山中草药资源丰富,张仲景有机会接触到中草药,并加以研究、利用。东汉末年瘟疫爆发,人口损失很多。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讲,‘进则为良相,退则为良医’,他把百姓疾苦看得很重。”

  周同宾对张仲景及其著名医学论著《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伤寒杂病论》列出了很多治疗疾病的妙方,既讲医理,又讲药方,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成果。畅销全国的‘六味地黄丸’,用的就是张仲景的药方。”

  话题说到张仲景医药节,周同宾直言:“弘扬张仲景文化,首先要心系百姓,关注百姓疾苦。要尊重科学,敬畏自然。中医药资源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一定要好好认识、研究、利用、开发。” |
高惠然(市中医院中医肾病专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巨著。东汉末年,兵荒马乱,张仲景为救百姓于水火,辞去长沙太守之职,回到故乡南阳。当时伤寒流行,患者十有八九病死。张仲景潜心研究医学专著,治病救人。《伤寒杂病论》共有102方,开创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先河,是中医学院学生必读教材。”

  有着40年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高惠然说:“张仲景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非常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张仲景都非常推崇,日本也建有医圣祠。我院中医治疗肾病,填补了国家三项空白。我为自己是张仲景中医药的传承人而骄傲。”

  高惠然认为,南阳举办张仲景医药节,是大力弘扬仲景学说、弘扬中医科技、科技引领未来的重要举措。同时他建议,举办医药节,社会各界不仅要重视,要支持,更要务实。“我们要抢救中医,不能失传。”高惠然说。

聂振弢(南阳师院中文系教授)
    聂振弢教授对于中国文化、仲景文化有着深刻研究,他认为:“不打响张仲景牌子,是南阳人的耻辱。”他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化建设,“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建设,我们忽略了。物质是可朽的,唯有文化是不朽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传承、可以绵延不息。”

  聂振弢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张仲景文化,正因为重要,才出了医圣。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独树一帜,它从整体上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仲景做到了。他的学说和论著继往开来,前无古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划时代的意义。”

  聂振弢说,自古“医相无二”,张仲景对中国、对世界各民族的健康成长贡献非常大,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高山仰止。“我到韩国讲学时发现,韩国普通百姓吃得起西药,吃不起中药,中药是‘贵族’、是身份的象征。在韩国,中医、西医泾渭分明,韩国人十分推崇中医。《红楼梦》中的贾母一年四季都要吃中药,她把中药当补品。”聂振弢认为,张仲景的医学整体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哲学高度。“弘扬仲景文化,南阳责无旁贷!”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