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安徽省岳西县和平乡—中华茯苓之乡,由仲景宛西制药主办的仲景采摘季岳西茯苓溯源活动盛大启幕。

安庆市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朱文海,安庆市岳西县和平乡党委书记汪志鹏等当地领导,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姜辉等中医药院校专家;国药控股安徽华宁医药有限公司、华润亳州中药有限公司等相关合作伙伴及新闻媒体人,近百名嘉宾参与活动。

来自当地政府、中医药院校、媒体单位和仲景宛西制药的12名嘉宾,为本次采挖仪式剪彩,正式宣布活动开始。


这场沉浸式采摘体验,让“一味好药始于土地”不再是抽象概念,从松根下采挖的小心翼翼,到手中沉甸甸的菌核,每个人都触摸到了药材生长的“温度”。

“没想到茯苓长在松根上,挖的时候像找宝藏!”作为第一个挖到茯苓的嘉宾,来自安徽华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王先生十分激动,捧着刚出土的茯苓如此感慨。

活动现场,“最快采挖奖”“最优茯苓奖”的角逐让气氛升温,最终由安徽乐药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广祥挖到的重达10.32斤的茯苓摘得“最优茯苓奖”,在分享获奖感受时,他惊喜的说:“以前我们只知道,仲景的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归脾丸这些产品里加了茯苓,以为茯苓就长得像茯苓丁那样,原来这才是它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

在大家奋力采挖茯苓的同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辉教授的现场答疑,解开了不少人的疑惑。作为江淮英才、安徽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他从专业角度拆解了岳西茯苓的道地价值:
“茯苓为什么被称为‘四时神药’?因为它药性平和,春祛湿、夏解暑、秋润燥、冬健脾,四季可用。”在谈及岳西茯苓好品质的原因时,姜辉教授介绍“岳西能成为闻名全国的道地药材产地,这与其得天独厚的松林资源、温润多雨的气候条件、源远流长的种植历史以及其精准的采摘时节等因素密不可分。”

据悉,目前岳西茯苓产业年加工鲜茯苓达4.5万吨,产出成品2.37万吨,加工金额突破7.2亿元。仲景宛西制药自2008年开始,就在岳西建立茯苓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用“四免一提高”(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及高于市场收购价收购),对基地农户进行帮扶,使得他们从“靠经验”成为“懂标准”的产业农户。
一方面,“守”住了公司收购茯苓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守”住了农民的钱袋子,直接带动基地农户增收。


这份坚守远不止种植环节,更延续至采收加工,要将这“土疙瘩”转化为济世良药,还要经过一番严格的锤炼。由人工使用小刀,慢慢削掉粗糙的外皮,露出内里雪白坚实的“真身”。再将削过皮的茯苓,送入机器,切成厚薄均匀的茯苓片,由人工将断面中的瑕疵剔除,再次送入机器切丁,切过丁的茯苓断面光滑,色白如雪。
“土里生白玉,地下长黄金”,是岳西茯苓最生动的写照。从这片灵秀山水间采挖、加工的岳西茯苓,最终被仲景宛西制药用于经典名方之中,成为守护健康的良药。“药材好,药才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贯穿于每一味中成药整个生命历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