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贫二代”标准有待商榷,可是这一名词迅速成为校内网、各大高校BBS上的热门词汇。“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
为此,记者在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7所高校进行了相关调查。500份样卷的统计结果显示,7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就业应聘中,他们或多或少遭遇过来自家庭状况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源于竞争者相对强势的家境,更多的则是高额的求职成本。其中,高达65%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他们最看重的因素是求职应聘中家庭经济状况所占据的影响值。
“他们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儿”
5分钟后,面试结束了。北科大的付晓匆匆走出面试房间,借来的套装,穿在身上整整大了一码。直至今天,付晓仍记得半年前他面试的场景。
“看到‘贫二代’的有关解释,说出了我的心声。”付晓笑了笑。他坚持认为,贫穷的家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在“拼爹游戏”中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