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婚姻真正的买单者其实是孩子

来源:仲景健康网论坛发布时间:2009/07/08
1557
分享:

    人们一般听说谁离婚了,都忍不住要多问一句:“有孩子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问话人一定会再补上一句话:“那就好。不然,孩子就遭罪了。”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道理。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为这样或那样得已和不得已的原因,选择了分手。对于分手以后的两个人,因为不再有婚姻的约束,不再有感情的纠缠和折磨,形式上就成了自由人。可心是否真的自由了,我想未必。

    有孩子的婚姻,离婚以后,孩子所归属的一方,多数人会将孩子放到自己的父母身边。即便是没有再婚的想法,所能给孩子的爱也是残缺的。这种情况,孩子是用自己享受不完整的爱为父母的失败婚姻买了单。

    如果离婚以后,有孩子一方还有再婚的想法,问题可能变得更加复杂一些。新的感情需要时间培养,新的婚姻需要时间经营,新的一家人更需要时间磨合。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历炼。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显得有些多余了。继续放在自己父母家吧,可是,我们的上一辈人,因为时间的跨越,多数无法真正承担起对孩子的教、养责任。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人,更多的是对孩子只养不擅教。甚至有一些老人为了弥补孩子因父母婚姻失败而缺失的爱,更是对孩子百般宠爱,这无疑是好心没办好事的结果。孩子的时间,能有多少耽误得起?儿童期、成长期、青春期,哪一个时期离得开父母的关爱与正确引导,而且这并不是有钱就起得了作用的。结果呢?孩子性格的扭曲、倔强是轻的,学业的荒废也可能还有补的机会,可走上犯罪道路,要洗清那些污点记录可就太难了。因此,以上结果不都是孩子用自己的前途为父母的失败婚姻买单了吗?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不必指望再婚家庭都如《家有儿女》中那样的理想化,也不必指望所有的再婚人都如刘梅、夏东海一样无私。寻常人家,也许多数人都无法将别人的孩子真正视如己出,这感情的天平随时都会发生倾斜。我曾经就因为觉得淼儿没有玩伴,动过到福利院领养一个孩子的念头。可是,淼儿爸当时问我:“你做得到对领养的孩子与淼儿一样公平吗?如果做不到,那个领养来的孩子说不定长大以后还会仇视我们呢……”事实上,我自审,我做不到。我相信,在这方面做不到的人肯定是多数。那因为爱的偏颇,再婚家庭中,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呢?性格倾向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孩子除了心里的苦楚,更多的可能是向性格胆怯和谨小慎微方面发展。这后续的买单不也是透支了孩子的一辈子吗?

    我一直都不太想去涉及婚姻的话题,因为我们本身不算太长的婚姻实在缺乏历炼,认识的理想化和片面性,自然让我少了好多的发言权。可是,最近几次接触离婚家庭的孩子后,我萌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我想说:你走进婚姻殿堂的时候要慎重,你走出婚姻殿堂的时候更要慎重。在爱的伊甸园里,你可以开出下一个花季,可上一个爱情花季的果实-----孩子,如何与你一起幸福地沐浴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花季阳光里,这是为人父母者的责任!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