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达3%至7%,接近国际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令人遗憾的是,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相比,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方博士介绍,抑郁症就现在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像感冒一样常见的精神疾病,秋冬季是其高发期。目前此病是精神科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有关资料显示,抑郁症自杀率高达12%。
抑郁症患者在精神上通常会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自责,同时还常伴随一些躯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失眠。当上述症状程度很轻,并且持续时间短,可能只是一种抑郁情绪体验,而不是抑郁症;但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改善,并持续一段时间,就应该去医院找专职医生确诊。方博士提醒说,在临床上,因为躯体疾病“吸引”了医生的注意力,使此病的漏诊、误诊率非常高,当能确诊时,病情往往都比较严重,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此病在早期使用抗郁剂加上心理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有资料显示,有90%以上的病人经过治疗可获康复,因此,早期正确识别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病 因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还与以下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1.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乏认可,被忽视;缺乏生活意义或目标。
2.长期处于压力之下;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应激”是医学上的一个术语,即当遭遇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时机体所处于的一种不适的状态);或生活中有重大变故;
3.人际关系不良,包括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
4.特殊时期,如产后,老年期,退休期。
自 诊
方博士说,抑郁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情不好,一个人情绪低落,但过两天就好了,这就不是抑郁症。但若以下症状中存在4项,并持续两周以上不能自行缓解,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功能,如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时,应警惕是否得了抑郁症,尽快到医院精神心理专科确诊。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有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治 疗
方主任说,抑郁症最忌“讳疾忌医”。此病如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发展下去会出现自杀、自伤行为,导致病人致死、致残,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损失。
方主任提醒说,预防抑郁症,最好在阳光下做做运动,多晒晒太阳;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周围环境的变化;工作与生活上的问题和烦恼尽量不放在心里;责任心强的人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免得身心负荷太重;每日不宜过于劳累,保证足够的休息。
另外还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生活圈子,多交朋友,促进人际关系,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舒缓压力,松弛神经,以保持内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