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遗尿八法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8/08
6398
分享:
      《诸病源候论》曰:“肾与膀胱虚寒不能制约于水。”故遗尿。《杂病源流犀烛》云:“遗溺,肾,小肠,膀胱三经气虚病也,而经又推及肺、肝,督脉……。”可见本病在所病脏腑上不只涉及肾与膀胱,同时还关乎着其它脏腑;病因上不单是因寒而起,还可因热,因湿,因瘀。治法上就不能囿于补肾固摄一法,综合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治疗遗尿八法如下。
  一、补肾培元法
  肾虚则闭藏失职而遗尿,然肾虚又有阳虚,精亏,阴虚之分。若遗尿而凡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质淡,脉沉迟无力者,治宜温补肾阳,固摄下元。方用桂附地黄丸加白果。若遗尿兼凡神疲膝软,耳鸣腰酸,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舌淡脉弱者,方用五子衍宗丸加桑螵蛸散。若肝肾阴虚虚热内扰而见心烦喜怒,盗汗,白天尿急尿频夜间尿床,舌边尖红,脉微弦细者,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白果,桑螵蛸。
  二、补气升阳法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金匮要略》云:“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临床兼见面白补疲,四肢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脉缓或沉细者,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三、清肝利湿法
  肝经湿热郁而不解,或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气化功能失常亦可发生遗尿。症见睡中遗尿,小便黄燥,性情急燥,或夜间齿介齿,面赤唇红,舌苔薄黄,脉急弦滑,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以脏补脏法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大自然的载体,许多动物的脏器与人体内脏功能,形态组织,细胞及其分子结构都十分相似,当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时,用相应的动物内脏来治疗,或作为补益,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遗尿一证,病在肾,膀胱,小肠,脾(胃)等脏器。李时珍云:“肝虚则遗尿”,所以又与肝密切相关。《世医得效方》以鸡月比月至一具,并肠净洗,烧为灰,男用雌,女用雄,研细,每服方寸匕,酒饮调服。又方用猪胞,洗净,铁铲上炙香熟,嚼细,温洒下。《本草纲目》用雄鸡肝,桂心等分,捣丸小豆大,每服一丸,米饮下,日三服,治睡中遗尿。
  五、安神镇惊法
  小儿神气怯弱,卒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肾气受伤,关门不固而遗尿。症见体虚胆怯,睡中易惊,多梦遗尿,心烦易躁,脉沉细者,治宜安神镇惊,固元止遗。方用《幼科条辨》枣仁牡历汤:炒枣仁,煅牡蛎,覆盆子,桂枝,肉苁蓉。
  六、活血化瘀法
  《幼科条辨》三益散以三七,益智仁共研细末,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10天治遗尿有效。对于溺床日久而见血瘀症见者,用血府逐瘀汤合桑螵蛸散加减确有显著疗效。如1981年第5期《中医杂志》就有“活血化瘀法治愈遗尿1例”的报道。
  七、宣敛肺气法
  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只有宣肃有节才能行便正常的水液代谢。若肺失宣散,治节失职,抑或宣散太过,肺气不敛,均会发生遗尿。天津中医学院范缨用麻黄配五味子治小遗尿有良效。他认为二药同归肺经,麻黄开宣肺气,能调水道,下输膀胱以散太阳之寒邪,启州都之气化,使开合有度,五味子酸温甘润,专收肺气而滋肾水。前者调水之上源,后者固水之本并制麻黄之辛散,二药相辅相成,宣敛相合,肺肾相助,互增共用共收调肺固肾缩泉之功。
  八、中药敷脐法
  脐部毛细血管丰富,表皮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差,药物分子较易通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达到相关脏器。同时,膀胱离脐部较近,药物可直接吸收入血达到膀胱,避免了口服时胃肠对药物成分的破坏,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从经穴上来看,脐为神阙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温肾固摄的作用。
  药物的选用:麻黄,益智仁,肉桂适量。肾阳虚衰者可选用干姜,炮附子,补故脂,脾胃虚寒者可用胡椒适量。
  使用方法:将中药研粉,用醋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上,用纱布盖上,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用三至五次即可。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