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人大代表孙耀志:传统经方药如何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03/14
1642
分享:

孙耀志认为,工业发展转型,除了技术的升级换代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经方药,尤其是经过几百上千年验证,现在仍在使用的那些经典名方,象张仲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桂枝汤、四逆散等等,现在仍然是中医诊疗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方剂。还有象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这些成药等等,因为它有效,确确实实能治病,给身体带来好处,在市场以及老百姓的心目中的认知也是非常高的。

这些经方药在工业的转型升级要如何做,孙耀志认为应该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去求解。现代人对传统中药丸散膏丹的剂型越来越不习惯,不喜欢服用剂量大,对中药苦涩的味道也常常是难以接受。最主要的,中医传统的语言表述晦涩难懂,阴阳虚实、表里热寒无从分辨,这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大障碍。

所以,他提出要将传统中医药的专业述语“翻译”过来,用现代述语去描述经方药的治疗机理、功效、说明书等,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他举六味地黄丸为例。很多人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但是具体什么样症状的人需要服用,说明书中功效只有简单的描述: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这个功效说明除了中医大夫,有多少人能看懂?很多人是根本搞不明白的。但是现在对六味地黄丸的研究发现,它可以治疗100多种疾病,而且这方面的研究还在持续,不仅是中医学界对六味地黄丸研究热情高,连许多现代医药学家也加入到研究对队中来,这也说明六味地黄丸的价值确实很高。这么好的药,如何能让普通人方便认识和使用,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当然这是个很大的工程,只有在对中医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才有可能去推进这个工作。但是我们必需要去做,不能因为难就放弃。

其次,要借助现代科技,创新创造经方药的新剂型,改变服用不便、服用量大、口感差等传统中药剂型的不足。经常有媒体报道中国人到日本买药,那是因为人家的药确实做的好,包括在剂型上、外型以及口感上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也有这个条件,在中药剂型方面,以及在中药的成分方面,做到更加人性化,便捷服用。仲景六味地黄丸之所以在市场中得到认知,大家可能知道我们的“药材好,药才好”,这是在药材上,用料地道。还有就是我们的浓缩丸剂型,服用量小、吸收快,更加适合现代人应用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未来中药发展的方向,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再其次,是要尽可能的搞明白中药的有效成分,发展创新中医药。我们的祖先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逐渐认识了中药的气味归经,组方配伍。现代科技已能分析到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中子层面,所以中医药也应该与时俱进,要通过现代科技尽可能搞明白成分,不只是定性,还要定量。如果没有这个研究,不说中药升级转型,就连现在的假冒伪劣的市场现象都难以解决。现在中药上指纹图谱,能分辨出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的内在品质,就是这方面的体现。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孙耀志认为这是中医药工业升级转型中应遵循的一个主导思想。他的观点也得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的认同。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有着相对一致的认知,中医药工业的升级转型之路也许会少一些障碍吧。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