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防晒护肤品和物理防晒双管齐下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6/19
1007
分享: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众所周知,由于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臭氧层受到破坏,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据测量,北京地区大气臭氧层含量比以前已经减少约8%,而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皮肤癌的发生率就增加2%~6%。为此,笔者就夏季如何防晒的话题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邹先彪。

  紫外线是皮肤健康与美丽的“大敌”

  据介绍,紫外线按照不同波长分为三类,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其中短波紫外线由于臭氧层的吸收及散射不能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是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

  人的皮肤所以会被晒伤或晒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与紫外线的波长有关。中波紫外线可以使皮肤晒伤,长波紫外线可以使皮肤晒黑。二是与皮肤类型有关。国外研究者将日晒后皮肤发生红斑反应和色素沉着的程度分为六型:亚洲人一般是Ⅲ型或Ⅳ型皮肤,夏季在户外活动的女性与儿童较容易晒伤。表现为裸露的皮肤出现弥漫性的红斑(即晒斑),皮肤发痒、有灼热疼痛感,有时会肿胀,严重的皮肤可起水疱,甚至可引起如头痛、恶心、发热、乏力、心悸、谵妄等全身症状直至中暑,日晒的次日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应达到最高峰,此后这种反应会慢慢减轻,并出现落屑和色素沉着,整个过程是紫外线对皮肤的光毒性反应。

  如果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环境中生活或工作,无疑会促使皮肤加速老化,久而久之皮肤会失去应有光泽度,变得灰暗且粗糙肥厚,过早地出现色斑与皱纹。由于紫外线透入皮肤的深度与波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波长的增加,透入皮肤的紫外线的量也在增加,深度也在增加,皮肤的损害也会随之加重。

  如何选用防晒护肤品

  邹先彪说,选择防晒品时,应首先注意SPF和PA的强度,其次是耐水、耐汗性,再者是伸展性佳,涂抹之后皮肤不变白、不油腻、能防水、舒服自然。

  在防晒品的外包装上,我们常会看到有PA与SPF的标识,这就是防晒产品的防晒指标。

  PA是对长波紫外线UVA的防护等级,被标为PA+至+++。PA+为低效防护,PA++为中效防护,PA+++为高效防护。一般肌肤在没擦防晒乳时15分钟后就会晒黑晒伤,而一个+,意味着时间增加一倍,就是说,涂抹标识为PA+的防晒霜后,皮肤30分钟后会晒黑晒伤,因此30分钟后要再补搽一次。

  SPF被称作"防晒系数",代表对中波紫外线UVB的防护能力。一般来说,假设紫外线的強度不会因为时间变化而衰减的情况下,人的皮肤在沒有任何防晒措施的情况下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如果选择防晒乳的SPF值为8,理论上它对皮肤的保护时间就是20×8=160分钟。若选择SPF15号防晒乳,则可在阳光下逗留15倍的时间,即300分钟,依此类推。实际上,人的皮肤对阳光中紫外线的承受力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目前国际上公认:SPF值2至4有最低防晒效果;6至8为中等防晒效果;8至15为高等防护效果;大于15为完全防护。

  选择防晒化妆品还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敏感肌肤的人和儿童,应选用低敏感性的产品;油性肌肤和容易长“青春痘”的人则应选用标有不会生成粉刺的产品;而经常在户外活动或户外工作者应选用抗汗防护肤品;游泳或水上运动者应选用防水产品。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