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儿童肥胖,饮食因素占六成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6/30
948
分享: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在衣食住行上的关怀自然无微不至,是什么环节导致了孩子的体重越来越重呢?专家介绍说,造成儿童肥胖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和运动因素等。有调查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占45%,饮食因素占60%,运动因素占50%,由此可见饮食是导致孩子们肥胖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北京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提供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儿童饮食中存在四大误区,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误区一:早餐食谱单一

    早餐是儿童摄取所需能量和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日三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每天吃早餐的儿童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在食用早餐的儿童中,有一半存在安排不科学、食品种类单一、营养成分不均衡的现象,只有3成左右的家长在准备早餐时,注意了营养搭配。

    误区二:零食喧宾夺主

    贪吃零食,是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突出表现,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这个天性。水果、饼干、糖果、点心及膨化类食品等都是他们常吃的零食。有些家长对孩子偏爱零食的行为,采取迁就、放任的态度,导致孩子用餐无规律,贪零食、厌正食,出现以零食代替主食的现象。

    误区三:饮料成生活必需品

    碳酸饮料、果汁、果冻、酸奶等已成为儿童消费的主流,虽然过多地摄入果汁、碳酸饮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不少儿童从一两岁开始就养成偏爱饮料的习惯,儿童的肥胖与无节制地饮用饮料有很大关系。|

    误区四:快餐调高胃口

    每到双休日,有的家长就给孩子许愿:“快把作业做完,今天带你出去吃快餐。”这种“口福”奖励,使孩子的胃口越调越高,嘴巴也越吃越刁。据统计,被调查的孩子中9成都吃过快餐。然而快餐属高能量、高脂肪食品,一次可提供4900-7500焦耳能量,相当于全天供给量标准的42.5%至112.5%。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零食五花八门,让家长和孩子都难以正确选择。儿保专家将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糖果、肉类、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类、奶类、坚果类、薯类、饮料类、冷饮类等各类零食明确而具体地区分成“红灯食品、黄灯食品、绿灯食品”三个级别,建议家长和孩子可据此来选择零食。

    绿灯食品

    “绿灯食品”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属于有益健康的零食。

    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和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黄灯食品

    “黄灯食品”是可适当食用的零食,包括那些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却含有一定的脂肪、添加糖或盐等的食品和饮料。

    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

    红灯食品

    “红灯食品”是指限制食用的零食,这类食品大都为营养价值低而且主要成分为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品和饮料,缺乏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素。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如:棉花糖、奶糖、糖豆、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