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药品>补益类>归脾丸

中医十大名方之归脾丸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12/08
18569
分享:
    归脾丸为补益心脾的代表方剂,首载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第四卷,为严氏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的理论而创制,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证。后明·薛己在此方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增强其养心 安神之效,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一直沿用至今。
    归脾丸创方已有700余年,随着历代医家不断的补充发挥,本方治疗的病证已不再局限于严氏创方之本意。

    现代临床资料表明:归脾丸可广泛应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 消化系统及妇产科等多方面学科,常用于治疗失眠、眩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慢性疲劳综合症、心率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在某一阶段,均易出现心脾两虚的征象,针对其病机,使用归脾丸加减进行治疗,可获良好疗效。此外,归脾丸还可改善脑外伤后 综合症、戒毒后遗症、白细胞减少症、特发性水肿及五官科疾病如视神经萎缩、视疲劳等。

    组成

    原方药物记载为“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
 
    用法

    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能主治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解

    归脾丸是治疗心脾两虚证的常用方,方中以黄芪、白术、人参、甘草益气健脾;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木香行气舒脾,佐使补气血之药,使全方流动活泼、补而不滞,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更能发挥其补益气血,健脾养心之功。
 
    从全方用药配伍来看,本方虽为心脾同治,但重点在治脾,脾能受水谷之气,灌溉四旁,荣养气血,健脾则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以安养,君主以位,臣事以事,五脏合和,调四脏之神志魂魄,皆归向于脾也。

    后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对本方有所发挥,增补其治疗脾不统血、气血妄行所致吐 血下血之证。由此,本方作为补益心脾、益气摄血之剂传于后世。

    及至明代,薛己在本方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增强其养心安神之功,并在其著作中对本方的临床应用加以扩展。薛氏精于内、外、妇、儿及骨伤、口齿各科,他将归脾汤用于“失血少寐、发热盗汗、嗜卧少食、惊悸怔仲、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疮疡不敛”等症,均获良好疗效。薛氏增补“当归、远志”两味药物的见解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故其方一直沿用至今。
 
    明·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饮食太饱伤脾,脾伤则面黄善卧,此方主之”。

    到了清代,归脾丸的临证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李用粹 《证治汇补》中载其治“喜恐惊劳,气散于内,房劳后着气, 厥逆不省,少顷复醒,而脉虚细者”。汪文绮 《杂症会心录》中载其治“湿饮不 行,则痰起于脾,脑转眩冒,食饮不甘,脉象缓者”。徐大椿《兰台轨范》中载 其治“乳母脾经气郁,致儿为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用其治疗“思虑 过度而致癫狂,虚损劳瘵而见泄泻”。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中载其治“思虑 惊恐而阳痿者”。

    在现代方剂学中,选载《正体类要》对本方的应用为“跌仆等证,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倦怠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补充发挥,归脾丸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治疗的病证已不再局限于严氏创方之本意,对临床各科疾病,凡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皆可随证加减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