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经方

国医大师周仲瑛访谈后记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3/06/06
2545
分享:
    国医大师周仲瑛周老的视频访谈活动终于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五月如约完成。周老的这次访谈,网络屏幕上最终虽只有半小时左右的呈现,我们则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前后为此已努力和等待了大半年之久。这倒绝不是周老难邀难请,实在是因为他事情太多——八十五岁高龄的耄耋老人,每周不但要坐诊,平时还要忙于指导工作室的科研项目、参加学术讨论与会议、撰写科技论文与学术著作等,加之去年冬天身体还有些欠佳。但这期间我们每次沟通访谈事宜,周老及其工作室方面都从没推辞回拒,并且还极力促合。所以尽管等待多时,这次能够成行,我们还是非常感动和感激的。

    之前对周老的了解甚少,只知道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国宝”级中医专家。这样重量级的大腕,在我们一般人眼里自然是很难将其想象成“凡人”的。这次有幸参与访谈活动,虽然前后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接触,却将周老在我脑海中“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到了凡间,而且从他的行为言谈间,让我对“大师”、“大家”有了真切的了解。
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近照

 
    宽以待人、勤谨认真的中医形象

    按计划,这次访谈定于5月6号下午3点半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观摩室进行。临出发前,江苏分公司李耀海经理就提醒说,周老是很守时的,定了3点半,他肯定会准时到。我们绝没有让周老等的理由,当然是及时出发。路程本来不远,只是正赶上南京中医药大学老校区改造施工,门卫说什么不让外来车辆进入,但访谈用摄影器材及物料都在车上,这样来回协调及拿东西耽误了不少时间,等我们进去还没布置好现场时,周老果真准点到达,这让我们颇为不好意思。看我们正在忙着布置,周老估计也是怕我们着急,就独自到隔壁的办公室耐心等待。

    虽然之前对访谈提纲已有沟通,但主持人按照贯例在正式开始之前跟周老还是先聊了聊。在此期中,我们发现周老拿的那份提纲,空白处写下了不少内容,而且聊的过程,周老还不时就相关话题停顿下来记录。原来对于这次访谈,周老不仅已提前做了详细的准备,就是与主持人临时聊的一些话题,周老也听的非常认真。不仅如此,人民网健康事业部副主编、本次访谈的主持人刘婧婷事后说起在访谈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是她在补录时因为一句话复述的不太准确,周老在旁边立马主动指出并给出了详细、通俗易懂的解释,这让她对周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印象特别深刻。

    出于礼貌及考虑到周老身体的原因,主持人特意提示周老感觉累的话中间可以休息的。但实际上从开始跟他聊到最后录制结束的一个多小时里,周老中间只休息有两分钟,喝了两口水就又回来继续录。临时布置起来的演播室,因为空间有限,灯光距离周老特别近,我们在旁边能感觉到周老在耀眼的灯光下肯定是不舒服的,可面对灯光师的歉意,周老则淡淡地说“可以可以、没关系的!”这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在我眼里,则体现出了周老这位国医大师替他人着想的体恤、包容之心。

国医大师周仲瑛做客人民网访谈
 
    大医博纳、忧患在心的大师胸怀

    百度百科词条对周老有“学说上主张不执一家之说,善于综合应用各家学说之长,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之描述,未接触周老之前,以为这多是对大师的书面褒奖之辞。当主持人提出“很多人对中医药有一些偏见,对紧急的病患是没有什么太多效果”这一极具争议性的热点话题时,做为当代的中医泰斗,周老并未表现出急于维护中医的样子,而是不急不慢,先用一句“很大一部分急性病已经在西医那里解决了问题”来肯定西医的成就和优势。然后如数家珍,从历代中医对急性病的治疗,到解放前对麻疹、天花、疟疾等流行病的治疗,再到80年代亲自参与的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中医在急性病方面的贡献。其间周老特别强调的“要按照中医理论和临床优势来处理问题”这一核心治疗观点,相必会给那些“对中医执片面之辞”的人以正视听。而通过这个话题,我们也管窥到了周老“不执一家之说”的学术气场。

    对于中医药来说,医与药的发展可谓唇齿相依。在当下这个造假泛滥、诚信缺乏的社会,我们能明显感到周老对社会上一些影响中医药发展的现象是忧心忡忡。比如中医养生保健科普知识的良莠不分、夸大失实、任意歪曲;因为利益驱使、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的中药材质量的下降,使中药的效疗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虽然这是社会原因给中医药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周老还是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一些企业的努力,比如在药材地道产区建立药材基地的企业,对中药材规范种植、规范炮制的行动,他就认为是值得推广扩大的。周老还倡议真正有实力的中医大夫应该出走来,给老百姓做好正确的中医科普,这样才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周老的这些优患,正是一位内心里真正热爱中医,为了中医药能更好地为民服务,继而真正发扬光大起来所具有的责任和担当!

    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养生心得

   80多岁高龄的周老虽说是病后初愈,但看上去面色红润、气色饱满、精神矍铄。这点儿应该不是太出乎我们意料,毕竟是国医大师,理应是比一般常人更懂得保养。所以象多数网友一样,我也对周老的日常养生心经充满了期待。

    结果周老在谈到自己的养生心得时说也没有特别的,就是做到“心态平静、不计得失;饮食有度、起居规律;将自己的心念集中到研究好病、看好病、多看病这一思想上来”,我觉得既是情理之中却又心生感慨。“心态平静、起居规律”这样的养生理念我们都懂,但能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并专注于“研究好病、看好病、多看病”,这恐怕是非常人所能为。其实也是从周老的养生心得中,我才真正理解了周老在2008年为汶川灾后防疫公开“防疫清肺汤”和“防疫化浊汤”这两个60年行医经验方的行举,是不计得失一心为病患着想的宽广胸怀,是无私奉献行医为民众谋福的崇高心境。

    虽然和周老只是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接触,只是言谈和一些细枝末叶的观察,但周老缓急相济、宽容亲善的中医形象,博学多纳、严谨认真的学者形象,大医仁心、乐于奉献的大师形象,已渐渐地深谙于心。此文仅做为这次访谈对周老的个人印记,以表达对周老的敬仰之情。在此也再次感谢周老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访谈,让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同时也祝愿周老身体早日康复,健康长寿。

    国医大师周仲瑛做客人民网访谈详情:http://health.people.com.cn/GB/51418/51420/363316/index.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