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长期以来,脑胶质瘤都以“大脑癌中之王”的名号,困扰着一批又一批的医生与患者。6月的世界脑肿瘤日,也唤起了大众对这一潜伏在大脑中“不定时炸弹”的恐惧。
不过,越来越多的前沿药物和创新疗法,也在试图改写癌症患者的命运。
就在今年,一款名为Dordaviprone(研发代号ONC201)的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药物新药上市申请(NDA),就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并被授予了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审评。而该款药物正是面向复发/进展性H3 K27M突变弥漫性胶质瘤患者治疗,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获批疗法。
公开信息显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肿瘤,也是颅脑肿瘤中危害性最大的肿瘤之一,根据恶性程度分为Ⅰ-Ⅳ级,级别越高越危险。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7至10人/10万人,高发年龄段是40到60岁,且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其中,H3 K27M突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则是脑胶质瘤“大家庭”中侵袭性极高的致命成员,属于IV级胶质瘤。H3K27M突变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该肿瘤多发于脑室、脑干和脊髓等“险要”部位且呈浸润性生长,很难通过手术进行完全切除。放疗是目前唯一认为能够提供短暂获益的标准治疗干预措施,但实际上该疾病尚无针对性的疗法获批,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仅有一年左右。
而此次获得FDA新药上市申请受理的ONC201,则能够靶向线粒体酪蛋白酶 水解酶ClpP 和多巴胺 D2 受体,通过两种信号通路产生抗癌作用。其中,作为多巴胺受体抑制剂,ONC201可以抑制多巴胺受体介导的RAS信号通路的激活,而RAS信号通路的激活正与癌细胞增殖相关。此外,它还可以激活ClpP,导致特定线粒体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让癌细胞因能量供应短缺而死亡。
此前,《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就曾发表关于ONC201单药治疗复发性和/或进展性H3K27M突变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汇总分析结果。疗效数据显示,ONC201在50名H3 K27M突变弥漫性胶质瘤患者中达到了40%的疾病控制率和20%的客观反应率,中位应答持续时间(DOR)为11.2个月。整体反映出单药治疗耐受性良好,并在复发患者中表现出持久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有效性。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ONC201 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性H3 K27M突变高级别胶质瘤的快速审评通道资质,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和H3 K27M突变胶质瘤的孤儿药资质,以及用于治疗H3 K27M突变胶质瘤的罕见儿科疾病认定。与此同时,ONC201正在全球进行一项针对放疗后新诊断H3K27M突变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有望将该疗法拓展至一线治疗。
基于对ONC201价值的高度认可,爱尔兰生物制药公司Jazz Pharmaceuticals于2025年3月5日宣布与握有ONC201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Chimerix达成最终协议,以每股8.5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Chimerix所有流通股,总交易额约9.35亿美元。
在国内,ONC201同样有望为H3 K27M突变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带来希望。
此前,华润三九就获得了ONC201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ONC201已在中国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据悉,围绕该款药物,华润三九正在开展一项评估其在中国复发/进展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的I/II期临床试验,初步研究结果已显示出ONC201在相关治疗领域具备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