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冬季皮肤干燥、瘙痒?试试麦味地黄丸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6/12/26
4320
分享:
     冬季除了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的低温外,还有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甚至比“秋燥”时期还要猛。
 
     大家最近或许都会感到洗完脸后皮肤紧绷感、嘴唇干裂、皮肤脱屑等问题,老年人、经常接触洗涤剂的家庭主妇、长时间面对电脑辐射的办公一族等人群的皮肤干燥对此更为敏感。因此,学会几手应对预防皮肤干燥、瘙痒问题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为何冬季皮肤干痒问题更明显?

     一年四季中,相比较于其他三个季节,冬天的气候主要是“干、冷”两个特点,而这也是皮肤更容易发生干燥、瘙痒的原因。

    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人体皮肤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失去正常的滋润,容易出现干燥、紧绷感。同时,冬天空气湿度低、较为干燥,寒冷干燥的空气很容易刺激娇嫩的皮肤,带走大量的水分,造成皮肤干裂甚至脱皮的现象产生。

    中医如何看皮肤干痒问题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毛赖肺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人体表皮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祖国医学注重“天人合一”,秋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而燥邪伤肺,从而也影响到皮肤腠理的功能。所以空气湿度下降、造成空气干燥时,不仅会引起咽喉干痒、沙哑的问题,还会伤及肺脏,最终累及皮肤毫毛。因此,滋阴养肺、养肺润燥成为许多人在秋冬季节保养皮肤重要手段。
 
    除了气候因素,中医认为皮肤的干燥、瘙痒问题还与人体自身的体质状态有关。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整体,当体内脏腑较为虚弱或者被病邪攻击时,也会影响到体表的皮肤腠理。

    一、肝肾亏虚

    中医云“肝藏血,肾主水”,气、血、津、液是滋润濡养人体器官组织的物质,而肝、肾又是人体调控气血津液的主要脏腑。老年人、绝经期妇女等人群皮肤容易干痒,可能与“肝肾亏损”不能保证充足的气血濡养肌肤有关,就像地里面没水,表面就干裂了一样。
 
    如果舌质红,舌苔薄,考虑阴虚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麦味地黄丸,这个方子是六味地黄丸的姐妹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麦冬、五味子,增加滋补肺阴的作用。阴虚之人,在冬天可以坚持服用,对改善皮肤很有好处。
|
     二、体有实邪

    此外,皮肤干燥、发痒、皲裂等问题,还与“风、燥、湿、毒”四大主要原因。

    【风】皮肤瘙痒大多与“风”邪密切相关,所谓“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若外感风邪,其“客于肌肤,发而为痒”;若阴虚血燥致虚风内动、肌肤失养。

    【燥】燥邪性干燥,易伤津液。冬令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而伤肺,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继而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皱裂等症状。

     【湿】湿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冬季气候干燥不易生外湿,但人们饮食偏肥甘厚腻,故易生内湿。湿性粘滞,易留难去,久郁于腠理而发病。

    【毒】皮肤是人体体表的第一道防线,现代大气污染、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皆属中医“毒邪”范畴,可造成肌肤疏泄功能失调,对皮肤伤害极大。

     预防肌肤干燥、瘙痒小贴士


    1. 不要常用热水洗脸,或洗后用冷水再冲一遍(一天洗脸不超过二次),以减少水分的挥发。

    2. 不要用碱性强的清洁用品,这会破坏保湿成分的成膜性。

    3. 要经常按摩面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脂分泌。
 
    4. 一周做1~2次面膜,用天然植物成分的软膜、硬膜或腊膜,不要用撕拉式面膜或硬膜。

     5. 护肤品以保湿类为主,搽润肤露之前最好能给皮肤以充足的水分。

     6. 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牛奶、肉皮、银耳、香菇、南瓜等食物。定量吃些鸡、鱼、猪肝、牛油等含脂类食物,以补充体内水分及营养,促进油脂分泌。

     7. 做好防寒、防冻措施,防止冷风对皮肤的刺激。

     8. 在空调环境内生活、工作,最好常备营养水或矿泉水补充水分。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