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药材好,药才好!”走进仲景宛西制药

来源: 今日头条 聂璟发布时间:2016/05/23
2006
分享:
    2016年4月14日河南手机台自媒体联盟,来自人民网、网易河南、新浪河南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走进仲景故里,感受仲景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进入仲景宛西制药进行参观指导,探索现代化中药制造的奥秘。此次走进仲景宛西制药,记者朋友们创作出一大批新闻作品,下面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药材好,药才好!”走进仲景宛西制药

    河南手机台讯(聂璟)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浓缩丸是一些老百姓家中常备的药品,而一提到“仲景牌”,大家都认可,吃起来也放心。在食品、药品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仲景牌”是如何保证自己的质量,保住自己的口碑的?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带着这些疑问,将近30家媒体的记者长途跋涉,赶赴西峡县,走进仲景宛西制药,听一听仲景宛西制药的发展史,看一看生产流水线和中药药材种植基地。
    生产流水线药丸成型工序

    在药品生产车间,记者的第一感觉是洁净、卫生。生产线上一尘不染,操作人员穿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药丸制作从真空上料到成品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实现密闭化、程控化、自动化、精益化和可视化。可视化是为了更好地监控生产流程,也便于游客参观或学习。高科技的流水线让人除了感叹科技的发达,更对药品的质量放心。
    山茱萸基地

    药品的好坏取决于药材的质量好坏,“我们1998年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建设绿色中草药种植基地。”仲景宛西制药的常务副总经理李明黎自豪地告诉记者们,并带领大家参观了中药材标本。然而,记者们并不满足于此,为了亲眼见证药材的生长地,随后,记者们驱车赶往位于伏牛山深处的20万亩山茱萸基地。

    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40多分钟后,虽有些疲惫,但见到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的伏牛山,记者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由于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持原貌,空气、土壤、灌溉水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伏牛山深处生长着千余种名贵中药材,自古就有“天然药库”的美誉。山中盛产山茱萸、辛夷、金银花、连翘、天麻等,而山茱萸质佳量大,种植历史悠久,宋代就有“茂林修竹地,桐漆茱萸乡”之称。为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仲景宛西制药提出了“药材好,药才好”的经营思路。他们拿出数千万元,在西峡县山区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以及工作站、良种园、中心化验室和组织培养室,陆续解决了基地生态环境以及软硬件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使山茱萸的质量达到了GAP标准要求。
    南阳市张仲景医院正中心的承露盘

    翌日,负责人员带领记者前往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参观。这家医院是仲景宛西制药为了打造“健康南阳”百年工程,投资6亿元重组的。重组医院严格按照三级中医院标准建设,弘扬“传承、创新、责任、诚信”的仲景文化。医院专科设置齐全,开设有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康复中心等中医特色科室,配套使用先进的TTM热断层全身扫描设备、鹰眼、四诊仪等中医诊疗设备。其中,“鹰眼”电子人体八大系统健康扫描,可以测出潜在疾病,测试过的人惊讶地说“连我抑郁症状倾向都能测出来”。

    李明黎自豪地说,仲景宛西制药由“制造”到“创造”转变,实现规模化发展,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健康食品、中医医疗养生五位一体,联动发展,形成大健康产业链。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