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的去向

来源:《仲景之光》(2012年08)发布时间:2012/09/28
4359
分享:
    医圣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原本包括伤寒和杂病两个部分。所谓伤寒,系泛指外感热性病,实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所谓杂病,系指伤寒以外的多种病证(而以内科病证为主),后世则主要指伤寒、温病以处的内科病证。《伤寒杂病论》在流行于后世的过程中却一分为二了,其中伤寒部分单独编成了《伤寒论》,而杂病部分则编成了《金匮要略》。何以会出现此种情况呢?

     大家知道,《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书的流传全靠手抄,因为当时没有印刷术。我国大约在晚唐时期初步出现了雕板印刷佛经的萌芽,直到北宋时期才形成印刷术,所以我国最早印刷出版的书(包括医书)是宋版书(故宋版书极其珍贵)。《伤寒杂病论》既然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印刷出版,又该怎样手抄才能流传呢?须知东汉时期虽有蔡伦发明造纸,但纸的生产很有限,流传亦较稀少。当时抄书主要是用竹简或木牍(木简),也有少数是用丝帛的。用竹简或木牍抄写成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要想保存和流传也实属不易。加上东汉灭亡之后,接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其中除了两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之外,都是连年发生战争的分裂时期。许多书籍在战乱中散失或残缺了。《伤寒杂病论》也难以逃脱此种厄运。故两晋医学家王叔和在搜集整理仲景著作时,只找到了其中的“伤寒”部分,“杂病”部分不见到,因而仅仅整理成《伤寒论》一书流传至今。但单是这一点,王叔和对保存仲景学说而言,已是功不可没了。

     从晋至唐,仲景所论论杂病部分始终未见,直到北宋时期,翰林学士王洙才从翰林院的藏书中找到一部“简”,即被虫子蛀坏了的竹简著作,书名叫做《金匮玉函要方》,实际上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略本。此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有关妇科病的论述与处方。北宋医官林亿等人在校订此书时,考虑到《伤寒论》已有传本,于是删去上卷,仅保留中下两论杂病与妇科病的部分,又把下卷的方剂分别载列于有关各科的证候之下,重新分为上、中、下三卷予以出版。因为是节略本,便将书名定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至此,《伤寒杂病论》就正式一分为二而变成两本书平行流传于世了。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祖国医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注重整体观念,二是讲究辩证论治。张仲景既注重整体观念,更强调辩证论治。凡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按脉)四诊合参,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进行辩证,并要运用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利)等八法进行治疗。这些均在《伤寒杂病论》中得到了全面反映和体现。此书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被誉为“方书之祖”。这是由于该书所收方剂众多,剂型多样,临床实用价值极高之故。依据今本《伤寒论》统计,共载方1 13首,因其所载禹余粮丸有方无药,故实有1 1 2方。今本《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内有部分方与伤寒方互相重复。两书相加,除去重复部分,实有269方。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全书总共载方269首,且剂型多种多样,计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等。书中所载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可说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而至今仍屡试不爽的有效方剂。故仲景之书不论是对临证医学,还是方剂学的发展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略举一方为例。在《金匮要略》里有肾气丸一方,通常称为金匮肾气丸,也叫桂附地黄丸。该方由桂枝、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等八味药物组成。此方能温补肾气,主治肾阳不足之证,症见腰痛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肾虚咳嗽,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现今此方又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还有人将此方用来治疗因肾阳虚衰所致夜卧失眠者(尤其是后半夜失眠者),竟然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经科学实验证明,金匮肾气丸尚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金匮肾气丸传至北宋时期,经医学家钱乙予以加减化裁,将原方八味药减去桂枝和附子两味辛热药,便演变成滋阴补肾的名方良药“六味地黄丸”,其临床运用也就更广泛了。钱乙虽有此裁之功,但追本溯源,还得归功于医圣张仲景。

     作者简介:周贻谋,早年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已出版《马王堆简帛与古代房事养生》、 《寿星孙思邈摄生精要》、《居民饮食宜忌》、 《一品延年》等各类养生保健著作20余本。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