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之“望神”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4/06/05
1361
分享:
   在中医诊断学中望神这一步骤不能缺少。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的代谢产物,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盈亏和脏腑功能的旺盛及衰弱,从而了解病人的病情轻重,推理出预后情况。精、气、血、津液充盈则神旺,脏腑功能强盛,


   在中医诊断学中望神这一步骤不能缺少。精、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功能的代谢产物,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盈亏和脏腑功能的旺盛及衰弱,从而了解病人的病情轻重,推理出预后情况。精、气、血、津液充盈则神旺,脏腑功能强盛,病人预后较好;如果精、气、血、津液亏虚则神衰,脏腑功能减弱,病人预后较差。
  
   神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五种:有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志失常。
  
   1. “有神”表现为精气充足、神旺,此时病人正气旺盛,预后良好。有神的临床特征为:面色滋润,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灵活有神,动作灵活,呼吸均匀。
  
   2.“少神”即神气不足,多见于正气虚弱的病人。少神的临床特征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懒言,嗜睡,动作迟缓等。
  
   3.“失神”是精亏气损的表现,多见于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衰弱的病人,此时,病情处于严重阶段,预后不良。失神的临床特征为:目无神,面无光泽,眼珠呆滞,精神萎靡不振,呼吸细微或喘促,反应迟钝、有时小便失禁,胡言胡语等。
  
   4.“假神”即“回光反照”,是久病或病重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多为病人处于垂危阶段。具体特征有:病人突然神志清醒,很想见到亲人,此时目光明亮,面色通红,声音响亮,食欲大增。
  
   5.“神志失常”有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甚至有“癫”、“狂”、“痫”的表现。癫表现为:精神抑郁,痴呆,喜怒无常,语无伦次,少语。狂表现为吵闹不宁,打人扔物,力大异常,大声高呼等。痫表现为突然跌倒,昏迷不醒,抽搐,口吐泡沫,两眼直视,叫声如羊,稍后渐醒,醒后如同凡人,因而称为“羊痫风”。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