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儿科>育儿知识

在防治儿科疾病方面,有哪些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24/11/26
217
分享:

问题二:通过陈主任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中医在防治儿科疾病方面的优势,家长朋友们对陈主任刚才谈到的中医外治疗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周护士长,您能就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吗?

  

周莉莉:好的,中医外治疗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的。

  

1.推拿: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起到调整小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从而防治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小儿推拿穴位多为小儿特定穴位,且是多分布在两肘以下的面状穴位,极大方便了临床治疗。推拿究竟好在哪里呢?(1)不生病时: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让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2)生病时:辅助缩短病程、减少用药;(3)病愈时:帮孩子尽快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以免再次生病,减少多次奔波于医院之苦。(4)陪伴时:如果家长学会推拿,通过小儿推拿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增进与孩子的沟通,拉近亲子间的距离。适应症:(1)缓解一切热证。(2)治疗感冒发热,惊风,咳嗽痰喘,腹泻,夜啼,口舌生疮等。

 

2.捏脊:是在小儿脊柱两侧皮肤或穴位施以提捏手法来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解热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等作用。适应症:(1)治疗或缓解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2)缓解腹泻、疳积、消化不良、小儿斜颈等疾病的临床症状。(3)疏通经络、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3.耳针:又叫耳穴压豆法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主要的和大的经脉都聚会于耳,它与人体五脏六腑、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刺激相应脏腑的耳穴,可调剂脏腑功能。当机体发生病变时,相应的耳穴也会出现疾病反应点。所以耳穴压豆可治疗疾病。适应症:小儿遗尿、抽动症、发热、咳嗽、食积。此项疗法适用于5岁以上的孩子。

  

4 中药贴敷;是将所需药材研成粉,加适量赋形剂制成膏状,敷贴患处或穴位,利用的是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应症:疼痛及发热、咳喘、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的临床症状。贴敷时间来说,年龄不同,贴敷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小于6个月,贴敷时间1—2小时;6月-1岁,贴敷时间2—4小时;1-3岁,贴敷时间4—6小时;3岁以上贴敷时间6—8小时。

  

5.中药药浴和熏洗;小儿中药药浴法即在沐浴的温水中加入中药,使药液浸渍全身或局部,通过药浴的温热刺激和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以达开泄腠理、发汗解表、协调脏腑功能,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法。适应症:(1)缓解湿疹、唇炎、皮肤感染等皮肤疾病而引起的瘙痒症状。(2)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泄泻、咳嗽、黄疸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等疾病。

  

6.挑治疗法:又叫刺四缝。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刺四缝是用粗圆利针点刺四缝穴,以通经活络、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症:小儿夜啼、食积、咳嗽等。

  

7.面碗灸:面碗灸是利用脐部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的功能,发挥面碗、穴位、中药、艾塔的多重作用,借助中药作用和艾火的纯阳热力,以穴位和经络作为载体,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强身之目的。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