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 索
热搜:
六味地黄丸
|
逍遥丸
|
月月舒痛经宝
|
太子金颗粒
|
天智颗粒
|
补益用药
|
妇科药
|
清热类
|
调脾胃
仲景
医药
文化活动
地道药材
中药经方
精品专题
仲景
养生
常识
节气
情趣
药膳
药
品
仲景中药
妇幼类
补益类
调脾胃
清热类
左归丸
逍遥丸
痛经宝
太子金
六味地黄
疾
病
妇科
男科疾病
儿科
老年疾病
互
动
仲景产业
视频欣赏
健康产品
仲景健康网
>
疾病
>
儿科
>
育儿知识
四时辨体捏脊孩子身体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时间:2012/05/23
1325
分享:
宝宝反复感冒咳嗽怎么办?宝宝常常厌食积食怎么办?宝宝面色不佳怎么办?这些都是儿科医生最常听的来自家长的疑问和忧虑。那么除了用药,有没有办法帮助宝宝们改善身体状况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教授根据四时节气的变化和儿童体质的不同,在传统中医捏脊疗法基础上增加推拿相应的穴位,创立了小儿四时辨体捏脊疗法,经多年研究实践能有效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增强消化功能,达到小儿强身健体的目的。该疗法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日前已经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该疗法还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推广项目。
马融教授说,中医认为,儿童受四季气候影响易发病种也有所不同。春三月,儿童对温差骤变的适应力差,多发呼吸道疾病及过敏性疾病。夏三月,儿童心火亢盛,脾土受困,易发夏季热、厌食、腹泻、暑温等病。秋三月,肺金当令,肺喜润恶燥。秋燥天气易有燥咳、腹泻。冬三月,天气寒冷易发呼吸道疾病。另外,中医将小儿体质分为正常质、痰湿质、内热质、气虚质、气阴两虚质等不同类型。临床中发现痰湿质小儿易患咳嗽、肺炎喘嗽、积滞、厌食等疾病;内热质患儿易患扁桃体炎、口疮等疾病;气虚、气阴两虚质患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小儿四时辨体捏脊法正是在捏脊基本手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体质儿童的易发疾病增加按揉相应穴位,以预防或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但需要患儿捏脊前确定中医体质。
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时,家长依次进行捏、提、搓、推、捻、放、按、揉八个动作,称为捏脊八法。其中前六法为互相关联,连续不断的操作,后两法用以结束捏脊操作,起加强疗效的作用。手法是双手手握空拳,沿脊柱两旁,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从尾骶部开始向项枕部推移,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不同年龄捏脊方法不同。1至3岁自三遍每捏三提一,反复6遍;3至6岁自二遍每捏三提一,反复6遍。自下而上单程为一遍。
不同季节增加不同穴位。从立春时,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肝俞、肺俞,以平肝防感;立夏起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心俞、小肠俞,以清心去火;立秋时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肺俞、大肠俞,以清肺止泻;立冬起在常规捏脊的基础上加揉按肾俞、膀胱俞,以补肾固阳。
不同体质加揉不同穴位。痰湿质,在常规捏脊操作的同时加三焦俞、脾俞以健脾化痰;内热质,加肝俞、心俞、大椎以清热;气虚质,加脾俞以健脾益气;气阴两虚质,加脾俞、肝俞以益气养阴。
马融教授说,尽管捏脊疗法操作简单,可在家中进行,但家长也要经过相关医生指导后再进行。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饭后不宜立即捏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时要暂停。另外,该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孩子食欲不振、偏食往往是缺锌导致
高考冲刺 衣食住行有讲究
相关阅读
尿床的孩子经常会被同学和朋友嘲笑,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呢?
关于遗尿,对于孩子在饮食上和生活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遗尿,如何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相结合呢?
夜遗尿的危害是很大的,需要怎么治疗呢?
孩子得了遗尿症家长需要配合医生做些什么呢?
遗尿会出现一些共患病吗?
尿床是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就能好转呢?
是不是所有的尿床都是遗尿症呢?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
0条评论
未登录,请
登录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一周新闻
more+
姨妈期要注意些啥?这些禁忌食物尽量不碰
1
止咳化痰小妙招有哪些
2
快速止咳小妙招有哪些
3
女生缓解月经疼痛的小妙招有哪些
4
尿床的孩子经常会被同学和朋友嘲笑,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呢?
5
关于遗尿,对于孩子在饮食上和生活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6
治疗遗尿,如何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相结合呢?
止咳化痰小妙招有哪些
快速止咳小妙招有哪些
女生缓解月经疼痛的小妙招有哪些
尿床的孩子经常会被同学和朋友嘲笑,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呢?
关于遗尿,对于孩子在饮食上和生活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遗尿,如何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相结合呢?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