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除此之外,经常按摩鼻部也有好处,方法是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1.7cm处)。每天摩鼻3~4次,可大大加强鼻的耐寒能力,亦能治疗伤风、鼻塞不通。若能每天坚持清早或傍晚用冷水洗鼻,效果会更好。具体做法是:将鼻浸在冷水里,闭气不息,少顷,抬头换气后,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10遍左右。
口唇干裂
秋天,气候干燥,一些人很容易发生口唇干裂,有口腔不良卫生习惯者发病率最高,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下唇。有些人习惯经常用舌舔下唇,觉得这样可以湿润下唇,缓解口唇干燥,但往往事与愿违。
越舔越干
秋天风沙较大,舔湿的嘴唇很快又干燥,并引起深部结缔组织收缩,口唇紧张度增加,唇黏膜发皱,口唇干燥更为严重。如果又以舌舔方式来处理,舔来舔去,形成恶性循环,继而出现口唇干裂、出血,甚至经久不愈。
预防:维生素润唇
预防口唇干裂,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否则,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第二,在风沙多、气候干燥的秋天,应当注意保护口唇,每天可用水洗嘴唇2~3次,然后涂上稀甘油或凡士林软膏。晚上睡前洗脸后,可用维生素E胶丸中的油脂涂抹口唇。
第三,平时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或过于油腻的食物。
如果已经患上口唇干裂,除使用上述方法外,还可在热敷后再涂抹润唇膏,并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等药物。
肠燥
秋天,燥气主令,人们多会出现大便秘结的症状,对此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慎用泻药
一旦出现便秘的症状,应慎用泻药,并改变单纯依赖泻药通便的习惯。平时可坚持自我腹部按摩,即揉腹,方法为:仰卧床上,以腹部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适当加压在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约10分钟。
增加肠蠕动
注意调节饮食,食物不要过于精细,也不要挑食、偏食,多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忌辛辣燥热之品。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最好每天晨起喝一杯凉开水或温开水,亦可经常饮用蜂蜜水,香蕉、鸭梨、红薯、马铃薯等也都有较好的通便作用,宜常食。一些富含油脂的果仁如核桃仁、松子仁、柏子仁以及芝麻等,均有较佳润肠功效,若与大米或粳米共煮成粥,则效果更好。
此外,坚持身体锻炼,开展如慢跑、快走、散步、太极拳等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肠蠕动,提高腹壁、膈、盆腔的肌力。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和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