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选酱油学看标签 酿造和配制的有啥不同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6/18
1562
分享:
    打酱油,应该是有点阅历的人们久远的记忆。现如今虽告别了“打酱油时代”,但超市里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瓶装酱油却让人有点晕。据统计,目前国内酱油的消费量每年达500万吨,仅酱油的品种就有上百种。酱油渐欲迷人眼,眼花缭乱中我们如何选择呢?

  我国从宋代开始就有酱油的文字记载。但当时的酱油,不过是在制成清酱的基础上逼出酱汁,注进洁净的缸坛,在太阳下再晒半个月,就是酱油。现如今因原料、工艺、添加成分等不同了,所以我们使用的此酱油并非彼酱油。那么,如何才能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酱油呢?瓶子上的标签可以助您一臂之力。标签是显示食品组成成分、食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食品营养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相关产品所需知识的途径。学会看酱油瓶上的标签,就能买到您所中意的酱油。

  看制造工艺,酿造酱油为首选

  从制造工艺上看,可以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大类。在国家标准中,我国的酱油分为酿造酱油(GB18186)、配制酱油(SB10336)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VP,SB10338)。酿造酱油会标注执行“GB18186-2000”标准,安全程度高。如果是配制的,若生产工艺不过关,就可能存在氯丙醇超标的风险。氯丙醇曾作为研发男性避孕药的原料,取得了显著的避孕效果。但由于氯丙醇副作用太大,这项研究工作不得不被放弃。

  如果看了标签还不放心,怕买到焦糖色调配的假酿造酱油,那就使劲摇晃一下酱油瓶,酿造酱油起的泡大小均匀而且不易散去,配制的则泡沫大小不均,很快散去。还可以倒置酱油瓶,酿造的挂壁,配制酱油着色差不挂壁。

  看原料和配料,酱油真正价值所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其主要原料及配方的比例,配料清单说明了这种酱油的真正价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含量最多的原料应当排在原料和配料的第一位,最少的排在最后一位。大豆通常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有的配料清单中标明了是非转基因大豆,有的语焉不详。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尚不能检测酱油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撇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论,转基因大豆通过改变基因使得油脂含量大幅增高,在榨油方面一显身手。但是,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从工艺角度看,特别适合酱油的深加工。在目前我国的管理规定中,转基因大豆在进口之后,除了榨油以外,还可以被加工成多种食品,例如豆奶粉、豆浆、豆腐、腐乳、酱油等,而这些再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的原料黄豆是否为转基因的,都不再被要求标识在目录之中。如果标明的,就是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是展现自己品牌的一个优势,是我们选购时的首选。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