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节后健康饮食帮您“刮油水”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2/05
2730
分享:

      春节期间的狂饮海吃、暴饮暴食所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肠胃不适。年后适时排除油腻、清胃通肠、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盲目服用药物,通过饮食调节也能达到效果。                                                  

     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由于燕麦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这种可溶性的燕麦纤维,在其他谷物中找不到。因这种纤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热含量低,既有利于减肥,又能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对食疗的需要。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质。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血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葱蒜: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洋葱几乎不含脂肪,故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葱中提取出一种葱素,能治疗心血管硬化。大蒜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β-脂蛋白的含量。大蒜素的二次代谢产物———甲基丙烯三硫,具有阻止凝栓质A2的合成作用,故能预防血栓。大蒜还能治疗肥胖。
    银耳:银耳和银耳多糖有明显的抗血栓的作用。番薯:有很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番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可谓“肠道清道夫”。
    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特别含有降血压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红枣:多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红枣对降低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也很有效。
    菊花:有降低血脂的效能,具有平稳的降压作用。在绿茶中掺杂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苹果:其果胶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苹果含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如每天吃3个苹果,对维持血压、血脂均有好处。
    春节七天长假,许多人大吃大喝,肠胃不堪重负,紧接着“后遗症”就来了。如何才能让肠胃迅速“重返岗位”,专家给出以下三项建议:
    1.食用过多油腻者该多吃蔬菜
    节後人们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膳食纤维之所以容易不足,是因为摄取的新鲜蔬果不足,再加上节日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出现便秘或排泄不顺的情况,所以要多吃新鲜的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纤维素。
    一日三餐最好用素食慢慢调节,像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等新鲜蔬菜中所含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较多,多吃能起调理肠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食物应素一点,炒菜用的油也要素,油的素一是指少用动物油,二是指油的用量应当适当减少。据统计,目前全国平均食用油量都是远远超过标准,所以节後更该省油。
    2.食用过多煎炸者该多吃水果
    节日中,很多美食是煎炸或甜点,多吃自然苦了肠胃。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热滞,导致便秘或腹胀;而甜点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脾虚生湿,造成虚湿积滞,引发腹泻,所以,人们在节後可以多吃些水果来调理肠胃。
    例如:多吃香蕉可以缓解腹胀,多吃些苹果和番石榴等水果则能有效控制腹泻,而苹果带皮吃同样也有止泻作用;另外,多喝开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节日过後,多喝开水也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如果嫌开水没有味道,那麽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3.节后饮食宜滋阴润燥
    节日期间,很多人会打破日常的生活规律,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这使得“清气不得升,浊气不得降”,必然火气内生。加上春节盛宴不断,餐餐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零食不离口,这样连续几餐下来,摄入的热量肯定会超标,这都让人假日过后不同程度出现“上火”的现象。
    因此饮食上宜吃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如大白菜、蘑菇等。可吃些鸭肉,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建议用鸭子煨汤喝。吃些黑木耳,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润肺清肠作用。
    另外,平时可喝一些酸奶,酸奶可生津止渴、养阴润燥、增进食欲,并能够帮助消化。
    天干“上火”应少食有“发热助火”的食品,如爆米花,其性燥热,多食易助火伤阴;花椒,花椒温中散寒,但烹调时多用易致上火;龙眼肉可补血安神,但龙眼性热助火,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者应少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