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不好,太瘦也不健康
要知道,肥不好,太瘦其实也不健康。尽管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然而,太瘦的男士始终缺了些阳刚之气,过瘦的女士则少了点风韵之美。更为重要的是,过度消瘦还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同肥胖者一样,消瘦人群也属于亚健康。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消瘦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女性易月经紊乱或闭经,儿童更严重,可影响身体及智力发育。过度消瘦者罹患感染及肿瘤的风险也增加。
对于不明原因消瘦的患者,更要在排除肿瘤、内分泌疾病、严重消化道疾病等病因后,给予营养治疗,扭转营养不良的状况。
国内消瘦患者比例不小。专家指出,体内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20%时,即称为消瘦。也有根据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m)得出的数的平方,如果小于18.5即是偏瘦。像黄女士BMI只有13.1,明显过于消瘦。
消瘦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遗传、食物摄入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神经性厌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胆胰病变、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对于伴有较严重基础疾病的消瘦病人,临床上一般均会重视其营养治疗。而对于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消瘦人群,往往忽视进一步的营养治疗,只是给予简单的饮食指导。然而,单纯依靠饮食调整来“增肥”常常是耗时长而收效微的。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调好胃,好吸收营养
调好胃,才能更好地给予强化营养吸收。肠内营养顾名思义就是经肠道给予营养物质,营养经肠黏膜吸收,包括口服、放置鼻胃肠管输注、胃肠造瘘管输注等方式,一般尽可能选用最简单的方式。如果消化功能无异常,肠内营养治疗主要是增加进食量。“少量多餐”是关键,即每天进食5~6次,每次量可较平日减少,这样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又可增加每天的进食总量。同时间断温开水冲服营养素全面的肠内营养粉。
“少量多餐”的方法不少“瘦友”都尝试过,然而效果不佳,因为消瘦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本身就相对较弱,过于大量的进食有时反而不能耐受。为此,在保证一定量的进食的同时,通常要进行肠外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概言之就是指直接经静脉输注营养物质,老百姓口中的“补液”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可直接达到效果,这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于增肥了的“瘦友”,为了巩固疗效,专家建议他们出院后仍应继续保持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并适度加强体育运动,比如慢跑、健身、一些球类运动等,可让身体更加健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