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经方

辩证思想疑难病治疗思路及方法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7/22
1959
分享:
    疑难杂病有五个特点:久治不效;身患多种疾病;兼症或并发症多,且同时有几种主症;脉诊与舌诊、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互相矛盾;对药物反应不正常。疑难病之难,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难在证多杂乱,难分难辨,难以定论,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除了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外,还总结出了几条治疗疑难病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同道参考。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辨证法指导下,从宏观上来认识人及人体疾病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凭医生的直观感受和病人自觉症状诊断疑难疾病,显然是不够的,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影像学、病理学、基因诊断学)的运用,对于揭示疾病的本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前人不可想象的。在此背景下,不少医家注意到,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水平。如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四大难证之一,按传统的中医理论认识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为气滞、血瘀、水停,但疗效并不理想。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的产生,主要是门静脉循环障碍,致使血管中水分渗出腹腔所致,同时肝功能损伤引起的血浆蛋白降低,亦是形成水肿、腹水的重要原因。所以结合现代医学的微观辨证方法,运用活血化瘀法能减轻或降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血管瘀滞状态,回缩肝脾,以消除腹水。对于难治性腹水患者,输入适量的人体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从而加强利尿作用,减少腹水量。基于以上中西医认识,融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为一体,辨证用药,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始终,大大提高了疗效。

  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决不能仅满足于症状的改善,还必须结合微观指征的变化,方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显示度。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