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经方

艾灸治百病艾灸为主综合疗法治面瘫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7/09
3055
分享:
    面瘫是临床常见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肌炎,其发病可能与风寒、病毒感染及自主神经不稳有关。中医多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贪凉受风致虚邪贼风乘虚而入,使面部气血痹阻,脉络失养,面神经缺血而麻痹致瘫。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受累后突发一侧口歪眼斜,不能闭目、流泪、下垂或耳后疼痛,眼裂增大,额纹消失或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等。笔者在诊治该病时发现,除了常规的治疗外,以艾灸为主,加上点穴、按摩面部、口服营养神经药等综合治疗,对于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效果理想。

  艾灸  取穴:阳白、太阳、牵正、地仓、翳风、风池、足三里。

  将艾绒制成半个小花生米大小,尖圆底平的圆锥状艾柱,其下置2~3毫米厚的蒜片或姜片(后者用牙签扎多个小孔),每穴灸13~15柱,每日1~2次。

  点按穴位  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同时点按上述各穴位,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顺时针方向点按3~5分钟,每日2~3次。

  按摩面部  两掌心搓热后,双手从脸之下部往上部至前额,再向两侧分开至颞部、耳根,拂两颊而下至口周和下颏处,每次60~100遍。动作轻柔,以局部发热感觉舒适为度。

  口服营养神经细胞药  酌情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苷、强的松等药物。

  这种以艾灸为主、点穴、按摩及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的综合疗法,方便廉价,短期内显效,无痛苦。

  人们常说“艾灸治百病”,艾灸温通经络,疏风散寒,清热利湿,调理气血,消肿止痛,消除病变部位炎症。配合点按穴位,可加速病情恢复。艾灸足三里可补脾健胃,益气养血,强健体质,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

  按摩面部古人称“浴面”,可促进皮肤和面部肌肉血液循环,气血旺盛,血脉通畅,可增加皮肤营养和活跃面部末梢神经。使瘫痪松弛状态的面部表情肌增强其活力和弹性,对祛除病变及功能恢复大有裨益。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