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中药材

《中药背后的美丽故事》之地黄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12/29
1915
分享:
     传说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
 
    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它地皇叫成地黄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传说有关,此后一说到地黄人们都会认为怀庆府所产的最为地道,明朝名医刘文太在《百草品汇精要》中说生地黄今怀庆者为胜,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唯以怀庆地黄为上。
|
    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
(来源:www.dianshu119.com)
    功能主治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现代中成药中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地黄制剂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乌鸡白凤丸”、“桂附地黄丸”、“左归丸”、“麦味地黄丸”、“清热解毒口服液”。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