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重阳文化与六味地黄丸中的道地山茱萸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2/10/16
1910
分享:
    在西峡县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众多有关重阳文化的传说,其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是“重阳公主”的传说。东汉安帝年间,爱妃李娘娘受闫氏所害,经秦楚古道逃至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这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几年后的一个秋天,李娘娘死于一场大瘟疫,后重阳女长大成人,带领当地百姓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斩除瘟魔为母报仇有功,被安帝封为重阳公主。重阳女每年农历九月九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孝敬父皇,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从此重阳节习俗由民间传入宫中,又从宫中传遍中华大地。重阳公主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寺,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从重阳女到重阳公主再到重阳寺,都是在传颂和敬拜一位女性,所以人们又把重阳节叫“女儿节”。

  西峡的菊花山和重阳寺是远古时重阳节文化和民俗的集散地,重阳节习俗在西峡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茱萸酒,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和尊老敬老。

 
  除以上民间习俗外,西峡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习俗重阳节日祭奠。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都是重阳寺的重大祭典日。本地民众,邻近的湖北、陕西民众也都呼朋引伴齐聚到重阳寺,献五谷,颂扬李娘娘和重阳女,祭案上摆重阳糕、菊花酒、茱萸枝,然后扶老携幼登菊花山、佛爷山、云彩山等登高望远,人人佩戴茱萸囊,家家烹制重阳糕,户户都要酿菊花酒。同时,重阳寺里唱大戏,重头戏是根据重阳寺李娘娘的传说编排的曲剧。祭典结束后,家家都要在当日大吃重阳糕、痛饮菊花酒。

    上面所说的茱萸即便是现在宛西制药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的一味药材“山茱萸”,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西峡自古是最适宜山茱萸生长的地方,生长出来的山茱萸不仅色泽红润、果大肉厚而且药用价值高,西峡被称为山茱萸的道地产区。宛西制药地处西峡伏牛山腹地,凭借着“天然药库”的资源优势,从1998年起按照GAP标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在西峡建立20万亩山茱萸基地,并率先通过国家GAP认证验收,也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认证验收的八家企业之一。同时宛西制药还分别在河南的武陟县、温县,湖北省罗田,安徽省铜陵,福建省建瓯,建立了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等5大药材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中成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宛西制药的基地建设模式和“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药材好 药才好”已经成为中药行业的制药理念。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