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追寻秋天足迹,感受仲景文化游

来源:新浪博客:崔保永发布时间:2011/11/25
1362
分享:
     每到十一月初,在北方,秋天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北京人对于秋天有一种莫名的感情,也许是因为它的美丽,也许是因为它的清冷,或者更是因为它的短暂。从十月份开始,我们就不断的找寻着秋天的话题:我们去香山、慕田峪看红叶、登高远眺,我们去蟹岛度假村感受菊黄蟹肥的美味,再过几天也就是十一月八日,时至立冬,我们还是不甘心秋天就这样悄悄的溜走,应好朋友的邀请,在三号、四号两天游览了中原大地黄河以南的南阳,去找寻秋天带给我们的视觉味觉饕餮盛宴。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因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又称南阳盆地。  

    南阳市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是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是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和连南启西的重要支点。南阳也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

    南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有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现有作家二月河,科技发明家王永民等等,这些名人对于我们大多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医圣张仲景

    医圣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下了划时代的巨著《伤寒杂病论》,被中外医学界尊奉为“方书之祖”、“医中之圣”。千百年来,张仲景学说超越时空,普泽人类,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南阳也正是张仲景的故里。
医圣张仲景医圣祠

    中原大地,物华天宝,在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历史长河中,河南是中药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连绵起伏的八百里伏牛山,除了是医圣故里的旅游胜地,更是资源丰富的中药材宝库,盛产山茱萸、金银花、连翘、天麻等名贵中药材。《本草纲目》中所载的1500余种药材,伏牛山就有1328种,被誉为“天然药库”。其中地道纯正的伏牛山山茱萸,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之美称,如今,这里的山茱萸产量已经占据全国三分之二之多。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伏牛山作为药材之乡,伏牛山人当然是以“药”为生。勤劳智慧的伏牛山“药人”,将药材产区建设成药材基地,把药品生产车间放在原生态的伏牛山深处,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催生了一个大型制药企业——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说起宛西制药,大多对那句流行广告语而熟记于心。“那个不痛、月月轻松”,将痛经宝颗粒推向过亿产值品牌,秉承“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其“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更是远销海内外。宛西制药传承和发扬仲景文化,应用现代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对传统方剂进行完善,使它更能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使中药走向现代化,从而迈向一条全新发展之路。

    来到南阳,不得不到的几个景点、医圣祠、仲景百草园、武侯祠、伏牛山风景区、西峡恐龙遗迹园......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两天的行程很短,但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张仲景出生地所独具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见证了宛西制药高科技生产加工制作工艺,“仲景文化”这个崭新的企业文化品牌,将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宛西制药,走进宛西制药,宛西制药也将因此加快步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一次来到西峡寨根山茱萸基地,满山遍地郁郁葱葱,红遍山坡的山茱萸,脚下还时不时有清澈见底的山泉,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真是忍不住想多吸几口空气,好了,还是让我们看图说话吧!
    每年的十月份正是山茱萸成熟的季节,而眼下还有一部分未被药农采收,这让我们有机会一饱眼福,个个有如玛瑙般的果实在绿叶掩映下晶莹剔透,忍不住摘下一颗轻轻含在嘴中一口咬下,酸酸涩涩微苦的味道顿时布满口腔,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及多种营养药用成分也正是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六种药材之一。 山茱萸为南阳西峡的地道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因为这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其所产的山茱萸个大、色红、肉厚,柔软、油润等特点,宛西制药正是秉承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药农签订30年种植和购销合同,在伏牛山深处投资建立20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并成为首批通过GAP(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管理)认证的全国八大中药材基地之一。
|    在此基础上,宛西制药又相继投资建立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五种药材基地,先后共有四个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成为国内六味地黄丸所用药材通过国家认证最多的企业。这不仅实现了当初“药材好,药才好”的广告承诺,还通过工业反哺农药,带动了四省六地50万药农的中药材种植收益。

    随着宛西制药全国品牌的提升,也带动了西峡山茱萸种植基地农户的热情,山茱萸已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
    中午在西坪镇一户农家乐吃过饭后,又驱车前往西峡恐龙遗迹园,这是一个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位于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西峡恐龙遗迹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西峡恐龙遗址,属于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恐龙蛋遗址的蛋化石层是西坪――丹水盆地的最高层位,已暴露的蛋化石达1000多枚。在它的下部地层至少还有16个产蛋层,现已确定蛋化石分别归于6科9属13种。特别是西峡巨型长形蛋和戈壁棱柱形蛋,世界稀有罕见,是西峡蛋化石的标志。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
    最近大量的鸭嘴龙、禽龙、原角龙、肉食龙等恐龙骨骼的发现,又为西峡蛋化石增加新的内容,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遗迹承载着远古时代生命科学的重要信息,期待着人类去破解恐龙灭亡之谜。沧海桑田,乾坤挪移,六千多万年过去了。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为研究地球演化、天体演变、灾变事件和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与物种灭绝等提供了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为科普和旅游开辟了一处崭新的园区。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