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经常见到的有食欲不振、疲乏、腹胀、腹满、肝区疼痛或不适、烦燥易怒、恶心呕吐等,而中医药的疗效往往首先体现于患者对自觉症状的好转。
从中西医结合疗效特点来说,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炎退黄、加快损伤肝组织的修复、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正是其优势所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关键:
重视心理疏导
很多患者由于对乙肝的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过分忧虑恐惧,加之来自社会、家庭、亲朋好友的疏远、歧视,令他们自卑,情绪低落,忧愁焦虑,并有苦不敢言,这更影响患者的抗病能力和病情恢复。有些人还轻信广告,四处求医,乱治疗,乱用药,不但疗效不好,花费钱财,反而越治越重,进而增加心理压力,“包袱”越背越重,严重影响了康复。
情绪影响肝功能,负性情绪会加剧乙肝的慢性化和恶化,良好心态有利于慢乙肝的恢复。由于每个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不同,很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情绪和思想上的波动,医生应及时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结合不同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针对性的进行基本知识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鼓励疾病时间较长的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病人,了解家庭对疾病态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危害性的认识;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推荐个体化的饮食结构和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