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儿科>育儿知识

家长你知道吗,孩子口吃是学出来的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1/05/12
1596
分享: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小时候伶牙俐齿,怎么到了快上学的年纪,却突然变得结结巴巴了?

  其实,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说话流畅性障碍,在2—6岁时发生率比较高。一般到了学说话的阶段,约有5%的孩子都会经历,而这通常只需数个月就能自然消失,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尽管如此,家长还是应该在孩子出现问题后,仔细寻找原因,并对症“治疗”。通常,孩子说话结巴,多是因为模仿周围人或影视剧中的“口吃”现象引起的。一来,周围人和影视剧中的类似现象,会使正处在学语期的儿童产生极强的好奇感,进而进行下意识的模仿和学习;二来,儿童时期语言功能发育不成熟,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不能迅速准确找出可表达自己意思的词汇,因而一些孩子便会在说话时,出现重复、拖长一个字音的现象。

  所以,孩子出现口吃,家长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尽量减轻或消除孩子说话时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让孩子在学说话期间接触有口吃情节的影视剧;对于跟周围朋友的接触,家长要随时关注,及时纠正。曾有专家调查指出,90%以上的成年口吃患者都成因于童年时期对周围口吃人的模仿。

  虽说一般的结结巴巴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并发展到一个字半分钟都讲不出来,并有胸闷、气短、嘴唇抽动等不适,那就不属于言语不流畅了,最好到医院就诊。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