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两性>情感

读诗能消暑,道理何在呢?

来源:《仲景之光》发布时间:2011/09/06
1438
分享:
    人老了,不耐暑热。可我不爱吹电扇,也不愿享受空调。那何以安度褥暑逼人的炎炎夏日呢?我常独自坐在斗室之中,细细品读别有情趣充满哲理的诗篇,沉醉于诗情画意之中,不觉外面热浪滚滚。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坐庭院,淡泊自然,神静心宁,静则生凉。读着宋代诗人陆游的《桥南纳凉)诗:“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自在香。”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绿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荷塘小径,清风徐徐,月色溶溶,荷香沁人心脾,笛声悠扬悦耳,暑热顿消于无形之中。

    读诗消暑,是因为篇篇美的禅诗如滴滴甘露,滋润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从中有所感悟。且看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不正是一幅禅境的大写意么,身处此景,不要说暑热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世间的一切七情六欲,红尘扰攘的烦恼也被荡涤得干干净净。而唐代诗佛王维的《辛夷坞》则使人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绝无人烟的辛夷坞,山沟口的辛夷花自开自落,来于自然又同归自然。处于这种空灵寂静的禅悦之中,令人去品味人生,顿悟人生真谛,直探生命的本源。

仲景牌逍遥丸,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胸胁胀痛、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多种妇科疾病!

    吟咏着诗人的的精美华章,牵引我心灵的脚步进入灵山秀水的画幅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山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禅房花木葱茏,翠竹曲径幽深,我也自然而然地与静谧的禅林融为一体,身与体,身与物化,通体清爽,心旷神怡,暑热何来?

    读诗能消暑,道理何在呢?由此使我想起了苏东坡的《琴诗》:“著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美妙动听的乐曲是来自琴弦,还是来自手指呢?都不是,而是来自演奏者的心。手指抚琴,音在弦外。读诗消暑,其理亦然。诗中是无凉夏的,也不会给人生风除热。但一首绝佳的禅诗,令人沉溺于美的意境美的享受之中,陶冶情操,洗涤蒙在心灵上“贪、嗔、痴、慢、疑“的污垢,明心见性,从而忘却褥暑逼人的烦恼。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见,读诗消暑热,不也是“境由心生”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