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胖不胖要看体内脂肪比例
专家介绍:“我们在评价身体成分时,可以概括地把身体成分分为脂肪和非脂肪两大部分,体重就是由脂肪重量和非脂肪重量组成。”非脂肪重量又称瘦体重,是指内脏、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的重量,除了肌肉组织,其他组织器官的重量一般不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瘦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肌肉重量的变化。而脂肪重量又称体脂重,变动性比较大,当体脂超过一定比例时就可以判定为肥胖。
BMI指数标准也有中西差异
据了解,BMI指数是国际卫生组织公布评价成年人肥胖程度的指标,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体质评价中。但对于一些特殊体型的人,如肌肉发达的运动员或者“虚胖”的人群来说,BMI有时候不是十分“信得过”。由于人体肌肉的密度大于脂肪,所以身高相同、看上去个头差不多的两个人,肌肉较多的一个体重会重于脂肪较多的一个。虽然相比之下后者更接近肥胖的标准,但算出的BMI指数反而是前者高于后者。一些本身体内脂肪比例不高的人,在坚持锻炼一两个月后可能会发现体重不降反升,实际上也是因为体内肌肉比例上升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