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妇科>女性疾病

产后急性乳腺炎诊疗技术 乳痈溃脓服十全大补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发布时间:2011/01/12
3042
分享:
    急性乳腺炎为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系由细菌感染所致。本病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

  本病属中医学“乳痈”、“妒乳”等病症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肝郁气滞,疏泄失职,使乳络不畅,乳汁蓄积;产后饮食不节,嗜食肥腻,胃热蕴滞,外加火毒内侵或小儿口气焮热,或哺乳、回乳不当,致使内热与外邪相搏,蒸腐瘀乳,积而成脓,发为乳痈。

  辨证论治

  1.瘀乳期

  [证候]  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胀或有或无,排乳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烦躁,厌食,便干;舌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行气散瘀止痛。

  [方药]  瓜蒌牛蒡子汤。

  主要药物: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生栀子、皂角刺、金银花、青皮、柴胡、连翘、甘草。乳汁淤积者,加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新产恶露较多者,加益母草、当归、川芎;热重者,加蒲公英、石膏、夏枯草。

  2.成脓期

  [证候]  乳房胀痛剧烈,皮肤焮红,肿块逐渐增大,跳痛明显拒按,壮热不退,口渴喜饮,或烦躁汗出;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通乳透脓。

  [方药]  透脓散加减。主要药物: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牛蒡子、银花、连翘、白芷、紫花地丁。不需哺乳者,加大剂量麦芽30克,生山楂、神曲各15克。

  3.溃脓期

  [证候]  乳房肿胀疼痛,热势可稍减,乳房破溃流脓,脓液黏稠,并可自乳头流出脓汁样乳汁,脓出后破口逐渐愈合;若破溃后脓出不畅,肿痛不减,身热不退,疮口经久难愈,伴神疲,体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治法]  补气益阴,清除余毒。

  [方药]  四妙勇安汤加减。主要药物:玄参、当归、金银花、甘草、黄芪、党参、白术。

  中成药

  (1)清热化毒丸:每次1~2丸,每日3次,适应于乳痈初起,红肿热痛明显者。

  (2)犀黄丸:每次3克,每日3次,适应于乳痈热毒炽盛,或出现邪毒内陷者。

  (3)十全大补丸:每次一丸,每日两次,适应于乳痈溃脓期身体羸弱,溃口流脓清稀,经久不愈者。

  经验方

  1.散结汤

  [药物组成]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生大黄各9克。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初期。

  [用法用量]  煎汤热敷患部。

  2.消结汤

  [药物组成]  生赤芍90克,生甘草60克。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初期。

  [用法用量]  上药加水500毫升,煎取 150毫升,即刻服下,间隔3小时用同样方法煎取第二煎服下,每日一剂。

  3.排毒汤

  [药物组成]  蒲公英、瓜萎、金银花、当归、香附、赤芍、穿山甲片、青陈皮、桔梗、附子、生甘草。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破溃期。

  [用法用量]  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