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妇科>女性疾病

月经期腹泻 盆腔炎是主因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0/08/13
1918
分享:

    有些女性在月经前期、月经期、月经干净半个月后发生腹泻,服用止泻药往往无效,这时最好去妇科检查,看看是不是患了盆腔炎。

  经期腹泻,止泻药无功该怀疑盆腔炎

  谭冰近来很苦恼,经常在月经过后约半个月发生腹泻,她以为是胃肠的问题,就买了止泻药来吃,却无济于事。去医院看消化科,化验检查也找不到病因。后来在一次例行妇科检查中,她被诊断患有盆腔炎。经一段时间积极治疗后,不仅盆腔炎基本痊愈了,而且曾经困扰她的腹泻也消失了。

  月经期腹泻 究竟何原因?

  1、体内分泌化学物质

  月经期,体内会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刺激子宫收缩从而让经血顺利排出。这与刺激肠道收缩、引起腹泻的化学物质是一样的。所以,一旦腹部感到绞痛时,女性可以服用一些抗炎止痛药物来抑制收缩。

  2、盆腔炎是主因

  盆腔炎之所以可能引起腹泻,是由于子宫位于直肠的前面,患盆腔炎时,子宫后位盆腔充血(经前盆腔充血较重),子宫充血变软,会更贴近直肠,压迫骶神经产生上坠感,子宫压挤直肠,刺激直肠黏膜收缩而引起排便。

  医生提醒经期出现腹泻的女性,预防盆腔炎,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经期的个人卫生,定期做妇科检查,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忌食煎烤、油腻、辛辣食物。如果有腰酸疼症状的女生,可服用姜汤、红糖水、桂圆肉等温热性食物。缓解疼痛及腹泻症状。

  中医认为经行腹泻 健脾益肾为主

  不少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或期间,都会出现大便偏稀,甚至腹泻的情况,且伴有小腹疼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但只要月经一结束,腹泻就会自然好转。中医认为,这种情况称为经行腹泻。虽然大多数腹泻都与胃肠道疾病直接相关,但也有些腹泻是由其他脏器的疾患波及胃肠道而引起的。

  中医对腹泻辨证施治,疗效显着。根据腹泻症状,将腹泻分为脾虚和肾虚两类:

  1、脾虚型: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大便稀薄,或面目及四肢浮肿,腹部胀满,舌质淡红,舌苔白腻,饮食不思,神疲肢乏,经行量多,经色淡浅,经质稀薄,脉象濡缓。方用参苓白术健脾汤。此方具有健脾益气,化湿调经之功效。

  2、肾虚型:表现为头昏耳鸣,肢冷畏寒,经行大便泄泻,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腰骶酸软,经期色淡,经质清稀,舌苔白润,脉象沉迟。

  治疗经行腹泻,应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脾虚为主者可服用健脾丸或参苓白术丸;肝郁型者可服用痛泻药方;肾虚者需服用四神丸,同时配以一些食疗的方子,在经前期食用。体质偏寒的人,可用生姜5片、红糖30克,水煎后,分2次服用,持续3天;脾虚泄泻者可用白扁豆60克、红枣60克、黑糯米适量,煮粥;肾虚者可用淮山药5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