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四季养生

雪后路滑,这些易受伤部位要当心!

来源:北方网健康频道[微信]发布时间:2018/01/24
1454
分享:
        雪停后是摔伤多发时期。在此提醒各位朋友,雪天出行最应该注意保护这些易受伤的部位。

        脚踝

        雪天路滑,崴脚最常见,如果不下心崴了脚脖子,应立即停止行走、活动等,最好能够将脚部抬高,以减少肿胀和疼痛。24小时内禁止热敷,可用毛巾包裹冰块,或者用冰袋、冰凉的毛巾 进行冷敷,也可用冷水冲洗脚踝部,减轻肿胀和疼痛。拍片后没有骨折,可以一周后再去医院找专业足踝外科医生体检或做核磁共振,看看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软骨的 损伤情况。如果是轻微的踝关节扭伤,一般酸痛二周就会康复,而严重的踝关节扭伤或完全的韧带撕裂可能必须手术才能治愈。

        崴脚是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有时候崴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但崴脚之后怎么判断这种损伤是否有必要进行医疗干预,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完成的。崴脚脖子在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撕裂伤。韧带是跨越关节连接骨骼的一些坚硬的纤维组织。韧带撕裂可以是很轻微的纤维牵拉伤,也可以 是韧带完全断裂。关节的活动是要靠韧带维持的,关节旁的韧带断裂,关节的活动就会不稳定。而长期的关节不稳定,会将关节表面的软骨磨坏,而软骨是不可再生 的。软骨损坏后便开始产生疼痛,引发关节的炎症。逐渐加重后,便会产生关节畸形。畸形反过来又会加重关节的破坏。
 
        髋部
 
        老年人常见的摔伤部位还有髋部,严重的髋部骨折常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髋部骨折后积极手术,患者早下地活动,有利于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即便是高龄老人也不要放弃手术机会。术后老人可以先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然后可以拄拐下地,能够重新站立起来让老人对生活更有信心,家庭 护理也轻松一些。

        很多老年人在骨折后做保守治疗,长期卧床。经过大数据研究,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肺内感染、下肢深 静脉血栓等。由于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就弱,肺内感染往往是致命的,而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还有可能造成猝死。如果不做手术,患者每动一下都会疼痛,家属护理 时每次抬动,都让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功能疾病,应积极主动手术。而且,随着手术技法以及材料的改进,髋部骨折的治疗基本 采用微创方法,利于康复。
 
        脊柱
 
       骨质疏松的患者,这种天气最好别出门,摔一跤就可能骨折了。下雪天,人们外出时衣服穿得越来越多造成了行动不便,道路湿滑,加上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往往一个“屁股蹲儿”就能导致老年人骨折。

        脊椎压缩性骨折表现为向下放散的神经痛,患者常常表现为腰疼。然而,有时候并不是腰椎骨折,还可能是胸椎或胸椎腰椎结合部的骨折,仅仅检查腰是不够的。其中,胸椎腰椎结合部承受的压力最大,发生骨折也十分隐匿。

        老年人之所以易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作用就有可能导致骨折,有的老年患者甚至感冒打喷嚏、连续咳嗽都可能发生骨折。所以,老年人一旦跌倒,扶起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损伤,如果疼痛较重、局部肿胀、不能活动,应及时就诊。
 
        手腕
 
        雪天路滑,人在摔倒时会下意识地用手撑着身体,容易造成腕部骨折,而腕部骨折能否打石膏,要视骨折的稳定性而定。

        腕部发生骨折可以保守治疗,也可以做手术,这取决于骨折部位的稳定性,稳定性骨折可以打石膏保守治疗,但是不稳定性骨折就得手术,需要由专业医 生来判断。如果骨折部位不稳定却做了保守治疗,肿胀消失后石膏松动,骨折部位容易发生错位,即便愈合也会影响腕关节的活动能力,患者在做一些动作时就会感到疼痛,此时,只能做手术来纠正。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