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四季养生

戴口罩、饮酒、热水洗脸……,这些御寒方式竟是错的!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7/12/20
1535
分享:
        冬季寒冷,你是否已经做好各种防寒准备:出门时截上口罩、用热水洗脸、喝点酒让身体能暖和一点……然而,你知道吗,这些做法其实并不科学。

         误区一:戴口罩防寒

         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

         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寒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误区二:饮酒御寒

        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

        但是,在酒劲过后,却会因为热量散发,使人浑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容易导致酒后寒。

         误区三:用热水洗脸

         很多人打着“热水才能洗干净”的名义,用热水“麻木”着面部。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误区四:皮肤发痒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洗剂或涂搽肤轻松软膏治疗。

        误区五:手脚冷用火烤

        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的情况,局部性淤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会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冷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御寒处方

         一、常喝白开水。秋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饮白开水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坚持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能力,起到预防疾病之目的。

        三、常喝姜枣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患的作用。

        四、夜枕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醒脑清目、治感冒,以其当枕芯,会使人头脑清新,愉快入眠,也能防治感冒。

        五、床头常放柑橘或薄荷油。柑橘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橘,可预防鼻炎;睡前剥几瓣橘子吃,能化痰止咳。将一小瓶薄荷油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网络分享,内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