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
归脾丸源于明·薛己《正体类要》中的归脾汤,是在宋·严用和《济生方》中归脾汤基础上加入当归、远志两味药而成。该方由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各一钱,人参一钱,木香五分,甘草(炙)三分组成,煎时加入生姜、大枣。
《正体类要》记载其主治“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惰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可见适用范围较广。
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属土,心火与脾土是母子相生关系,所以脾土功能弱化会导致心肾不交,从生理上讲,心阴赖肾水所养,且心肾之间必需要脾土的运化功能得以完成,使脾气归于心阴,“归脾”的名字就是这样由来。
但归脾丸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归脾丸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对于实证患者,或者平时就有虚火的人,归脾丸就不太适用。归脾丸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的患者,而实证病人具有实质性炎症或者热毒病邪,或者本人就有虚火的人群,如果服用归脾丸,就可能出现上火或者上火情况加重的一些情况。
关于这一点,归脾丸说明书注意事项第4条也有相关提示:“有口渴、尿黄、便秘等内热表现者不宜服用”。
因此,一定要对证用药,这样才会有助于调理身体。若需用药,建议最好在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