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仲景养生>养生常识

夏季防蚊妙招,请收好~

来源:店讯通[微信]发布时间:2019/05/16
1299
分享:
        夏季,又到了蚊子作恶的季节,随之而来的除了烦人的嗡嗡声和痒到令人挠不停的红包外,一些和蚊子相关的传染病也开始偷偷登场。例如……登革热,这种疾病的传播渠道就是:蚊子叮咬。
可恶的登革热典型症状

        1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

        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其他

        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发热及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诊,没有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易被忽视,1~4天痊愈。

         重型登革热

        患者早期表现与典型登革热相似,在病程第3~5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表现。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多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时内死亡。
 
        7招对抗蚊子预防登革热

        常见的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伊蚊,伊蚊腿上有白色的斑纹,俗称花蚊子。

        对待登革热,最好的方式是预防。简单来说就是防止蚊虫叮咬 + 灭蚊。

        1、定期清洁家中储水容器及排水管道,移除不需要的水缸、盆子等盛水容器。

        2、随手关上家里的纱窗、纱门。

        3、出汗了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4、睡觉时使用蚊帐,或使用驱蚊产品。

        5、一般上午 8~10 点、傍晚 4~6 点是伊蚊出没的高峰时段,这些时间段就尽量不要出门溜达啦。

        6、如果不得已要出门,建议穿上浅色的长衣长裤,并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产品。

        7、尽量避免在凉亭、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并且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网络分享,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