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鸡蛋及醋为主药配方治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载有以醋及鸡蛋为主药的“苦酒(醋)汤”,即以“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开孔去黄),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用以治疗“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可认为是最早而最有名的醋蛋处方。醋在古代又名苦酒、酢、酢酒等,应用醋治病在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历代医学典籍如《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食疗本草》、《普济方》、《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醋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方面的论述,以醋组成的方剂多达上千首。而历代医学典籍如《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世医得效方》、《活幼新书》、《本草纲目》等关于鸡蛋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方面的论述亦甚多,用蛋治病在中国也有数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醋蛋疗法在民间有很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保健强身及内、外、妇、儿各科病症的治疗,方便易行,深受欢迎。
1、醋:性味酸、苦、温,功能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杀虫,治癣疗疮。古代临床上多应用于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癥瘕积聚,黄疸黄汗、产后血晕、阴部瘙痒、大便下血等证。近代多用于老年保健,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感冒、肝炎、萎缩性胃炎、胆道蛔虫等病。
2、蛋:主要指鸡蛋,有时也可应用鸭蛋、鹅蛋、鸽蛋、鹌鹑蛋等。鸡蛋性味甘、平(鸡蛋白为甘、凉),功能滋阴养血、润燥熄风。临床上多应用于治疗体质虚弱,产后病后虚弱,头晕烦热,咽痛目赤,失眠多梦,贫血吐血,烫伤烧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