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中医养生有望成中医药创新发展重要一极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8/06
1340
分享: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启动进入第20个年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日前举行的大健康漠河论坛暨“十三五”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座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表示,在过去20年的跨越式发展中,中药现代化方面的高质量SCI论文水准显著提升(由占国际文献的4%增长到约34%),相关的质量、标准、人才、团队、大平台等方面的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现代中药产值大幅攀升(由234亿增长到6400亿),培育了诸多大品种(过亿的品种由40多个增长到500多个、过十亿的品种由0增加到50多个),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并涌现出一批龙头单位。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成果已经体现出了综合效益,中药工业、农业、商业、保健品、化妆品、兽药等均得到迅猛发展,大健康产业基地得到积极培育,中药大健康产业逐步成型。
    在展望“十三五”中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时,张伯礼指出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原创科技,提升综合效益,特别是要突出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特色,推进医养结合,使之成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在本次由天津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座谈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院士也对中医养生、医养结合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有着类似的判断。他表示,在快速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慢病迅速攀升的背景下,强调关口前移、发挥中医药养生、调理、治未病的独特优势,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选项。同时,推动相关共识、标准、规范等的出台,也将有利于推进中医药创新的有序健康发展,如本次座谈会就针对中药复方颗粒的共识进行了集中讨论。
    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孙耀志也表示,中药现代化20年来,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搭建了一批先进研究平台,一批专利及优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得以丰富,提高了中药制药质量,培育了中药大健康产业,培育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人才队伍,中医药服务医改的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而在未来20年内,中医药养生有望成为健康服务业的主力军,其生态养生、文化养生、南北养生等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探索医养结合的一个有效解决路径,也为我国老年人提供了旅居养生的新选项。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韦大文教授指出,养生的三大原则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顺四时而适寒暑,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喜怒、安居处,与自身环境的协调--节阴阳、调刚柔。养老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有机、绿色的大自然原生态、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及独特的南北地域养生(如漠河北极村仲景养生院带来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效应),将有望改变人们基础养生观念,造就更多的活力老人。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