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种植状元”老潘的种药经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6/18
1749
分享:
    提起老潘,西峡县寨根乡方庄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可是村里的“种植状元”,连中央电视台都经常来采访他,真给我们寨根人“长脸”。

    老潘名叫潘茂章,在寨根乡说起他的名字未必有多少人知道,但只要一提“种植状元”老潘,大伙肯定恍然大悟:“原来是经常上电视的老潘啊,他在我们这儿可很有名啦,每次他们村里的宣传活动都少不了他。”听着悬乎,事实还真如此。

    初夏的一天,笔者在宛西制药公司寨根乡方庄村山茱萸基地见到了正在向药农传授技术的老潘。50岁的老潘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眼睛明亮。


    “种植状元”老潘讲解山茱萸种植经验

    老潘的“官方身份”是方庄村村委委员,是该村通过种植山茱萸较早富起来的人。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在郑州工作,一个在上大学,家庭生活都很稳定。

    老潘说:“在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再加上姊妹们多,家里的劳力又少,在我13岁的时候就被迫辍学,曾想过靠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面对家里的状况,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茫然地想着未来。那时整天日出上地,日落而归,几年过去了,家里还是那样贫穷,我就一直在想,要找个发财门路,得挣到大钱。”


    老潘首先想到了养猪。老潘家的周围都是坡地,找猪饲料不难,于是就向亲朋借了钱,搭了几个猪圈,买了几头小猪,然而养了两年之后,才发现当初考虑问题太简单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不懂饲养技术、卖不上好价钱,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老潘,最终使老潘的养猪致富梦想破灭了。

    “就这样,依旧贫穷地过着日子,后来听说村林场集体种植的山茱萸要卖给私人承包,当时养猪失败的恐惧还未散去,可我仍不甘心,决定赌一把,没有和家人商量,找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来担保,贷了1万多元钱,买下了村林场近三分之一的山茱萸树。”

    事情总是不会按照预想的那样顺利发展。由于没有管理和加工经验,老潘种植山茱萸望天收,加上山茱萸都在山上,每年的管理和采摘都是问题,这样算下来,遇到大年,还勉强过得去,遇到小年,连功夫钱都搭进去了。更让人头疼的是,没有加工技术,信息闭塞,烘制的干果皮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小商贩们把价格压得很低,老潘的种植业很快陷入困境。

    药农为山茱萸施肥


    转机从1998年开始。那一年,宛西制药与药农共建山茱萸种植基地,依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农户负责管理、采收、加工,公司提供农药、化肥,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并负责收购。这种办法不仅保证了山茱萸的产量,同时解决了药农的销售难题。更可喜的是,宛西制药与药农签订了长达30年的合作协议,基地生产的山茱萸全部收购。

    “协议签订后,宛西制药就出资帮我修通了山上的道路,为我们上山和下山提供了方便,仅此项工程就投资达15万元。2009年宛西制药投资近20万元,为我们清理河道2000余米,整修河坝、拦河坝近600余米。”

    成熟的山茱萸果

   自此,老潘在宛西制药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山茱萸种植和管理的全套技术,并把这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春季,他手把手教村民修剪树枝,通过修剪,提高了产量,控制了大小年;夏季,指导村民喷洒农药,防虫治虫;秋季,指导村民合理安排采摘鲜果的时间,传授科学的加工方法,提高干皮的质量;冬季,指导村民给山茱萸施肥、涂白……

    现在,在老潘的带动指导下,药农们不仅不用担心管理和销售问题,而且山茱萸的产量和价格都很好。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老潘不仅还清了买树的贷款,而且房子也由原来的小土屋变成了二层楼房,家里电器、小轿车应有尽有,日子是越过越舒坦,越过越幸福。


    简评:龙头企业带动是农民的致富捷径

    老潘的“种药经”并不复杂,说到底,是龙头企业强力带动的经验。如果没有宛西制药“公司+基地+农户”的山茱萸生产管理模式,老潘恐怕至今还在创业路上艰难探索。宛西制药的强力带动,是像老潘这样的农民们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组织化程度。农业龙头企业的鲜明特点是与“三农”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在农业产业这个链条中具有“龙头”地位。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在带领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需要立足当地实际。要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难得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后发优势,发展当地富有特色的产业。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需要依托国家政策优势顺势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从土地利用、资金扶持、政策配套等方面对企业予以积极支持。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需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实践证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单靠农业自身绝对不行,必须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发展工业经济的方式方法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