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就是人才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0/07/30
1616
分享:
    当今,我们如何选拔人才?所谓人才,是指有能力者。泛而言之,每个人都有天赋,因此每个人都可能是人才。人才未必身名显赫,也未必拥有高学历,未必产自名牌大学,也未必是“海归”。如果把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那么他就是人才;反之,医药企业的维修工不用技校毕业的技工,而非要用正规大学的本科生,那就有可能是人才的浪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合理使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科学的选拔之道。

  人才选拔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企业之间的差距。关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从来就没有一贯的准则,但国外优秀的企业领导者遵循的一些共同原则值得借鉴:

  原则一:用人惟才 三星集团一直坚持“人才第一”的经营理念。为选优淘劣,该企业首先实行了公开采用社员制度,排除学缘、血缘、地缘关系,摆脱了论资排辈的弊端。实行能力主义的原则,是该集团人事管理的突出特点之一。

  原则二:能力重于学历 微软的招聘原则是不惟学历、资历和老资格,而更重视“谁更聪明”。有“硅谷常青树”美称的惠普公司在这方面更是兼容并包,只问“你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强调“你从哪里来”。

  原则三:注重长处 北欧联航的卡尔森,因为好出风头,许多董事不喜欢他,但他们还是愿意选他当总经理;德国大众公司的皮埃切,专横跋扈,但无碍于他继续做大众公司的领路人。

  原则四:适才 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等级C的人,被你选拔到等级B(更高一级)的岗位上来,那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他应该留在他干得很好的岗位上,提拔他是浪费他的时间,也浪费你的时间。”

  原则五:交流 为让员工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英特尔公司经常让员工调换工作。公司的几十万名员工中,每年约有10%在公司内部进行工作调换。这个做法让“英特尔”的组织保持一种流动的状态。

  在选拔和任用管理者、高级人才方面,中国古代的许多精妙方法同样值得参考。

  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考察识别人才。诸葛亮的“七字识人”可以简单概括为:“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当然,我们总是希望社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欣喜的是,一些企业已率先转变意识,做到“唯才是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