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火”=不生病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9/24
1759
分享:
    中国字中"病"字的结构,清楚地昭示了"上火"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病"字下的"丙"字,在天干中"火"、"心"相对应。

  选择与火相对的丙,而不是与木相对应的甲或者乙,在文字中图解疾病,可见古人眼中的病大多与上火难脱干系,疾病是各种原因"引火烧身"的结果……这个看起来通俗、感性的认识,在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那里被成功地理论化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种"阳"永远大于"阴"的人体生理状态,不仅保证了运转生命的生机,也提供了人类上火的可能。怎么将这个"阳"、"气",或者叫生机,调节到只温煦生命而不耗竭生命的程度?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创立了各种学说,只为了把握"捍卫冲和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之间的微妙关系。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曾经有研究者对那些长期风餐露宿、粗茶淡饭的高僧做体检,发现那些体现常人健康的化验指标在他们身上并不合格,而他们却比指标合格者更能健康地享受天年……这个结果不能不从清素的饮食、简单的生活方式、安静的心态去解释了。而这三种要素,足以造就一种"不上火"的生活。现在的各种医学方法、保健方式也无非是想通过贴近这种状态来实现生命的延续,本书所述之种种,无非是身处俗世的我们在心仪那种淡泊境界的同时可以身体力行的事。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通过各种医疗方式,帮助大家创造一种"不上火"的生活,又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开窍、消炎、抗癌、降压、减糖、去脂等名词体现着……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