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儿科>育儿知识

给年轻爸爸妈妈的9大忠告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11/11
2051
分享:
    1、想要宝宝以后学习好,必须将教育的时间提前、提前,而且要注意方法。 

    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宝宝会呀呀学语后,就开始教宝宝认识事物的名称。这样做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忽略了一点,就是认为宝宝现在小,教她规范的语言宝宝不一定说得对,说得好,就用其它的好说的词语来代替。举例说明:在大街上看到汽车,妈妈对宝宝说:“嘟嘟”来了!这样做很不好,因为宝宝的思想是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如果等他长大一点,再对他说,这是“汽车”,那无异于在“白纸”上涂涂抹抹,会起到事倍功半的结果。又如,看见小狗,会对宝宝说:狗狗;小猫呢,叫:咪咪……所以,建议大家在宝宝会听,会说后,注意教会他规范的语言。因为这时的教育在宝宝心中留下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2、从学走路起,让宝宝学会习惯自己克服困难。

    其实这点许多父母都知道,但可能做不到而已。可以说,宝宝学走路是他人生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刚学走路,难免要跌几个跟头,可能有的父母看到宝宝跌倒,哇哇大哭,肯定会马上跑去扶起来,哄一哄。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 这样做很容易让宝宝产生依赖的心理,并且让他以后害怕困难,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许你会说,这太残酷了,看到宝宝哭,怎么忍心不去扶。我建议你可以这样做:宝宝跌倒后,爸爸先拿他喜欢的玩具逗一逗,分散他的注意力,等他不哭了,再鼓励他勇敢地站起来。这时,妈妈在稍远处张开膀臂,也笑着鼓励宝宝勇敢地过来。宝宝生理疼痛减轻,心理的恐惧消失了,就会再次站起来的。如果宝宝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已经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呵呵,这也是在你帮助下哦! 


    迈出第一步,也别忘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时时注意让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先估量一下,宝宝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就尽量让他自己做。但是宝宝做不到的事,你也一定要帮助哦,呵呵,如果要求过高,操之过急,急于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可能会让宝宝受到伤害的。 

    3、如何帮宝宝克服上幼儿园的恐惧心理。

    宝宝大了,要上幼儿园了。记得我们学校幼儿园刚开学时,小班里是一片哭声,老师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安慰谁好。有的妈妈去看宝宝,也在哭,简直是泪水如海。呵呵,其实上幼儿园是宝宝与外界开始接触的第一关。你知道宝宝为什么哭吗?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啊。试想,那么小,从来没离开熟悉的家人,现在到了陌生的环境,满眼望去,都是不认识的人,急切地寻找自己的亲人。可是找不到啊,宝宝就哭啦!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呵呵,很简单,在宝宝稍懂事后,就做好打算他要上哪家幼儿园,并且经常带他到幼儿园去玩,熟悉环境。其实幼儿园里的好东东确实挺多的,秋千啊,滑梯啊,先让宝宝喜欢上这些吧!要是有条件,最好跟里面的老师也接触接触,让宝宝熟悉。如果这点做不到,那就跟看门的老爷爷或老奶奶熟悉熟悉也是好的。长此以往,说不定宝宝就会喜欢那里了,说不定自己就主动想去了呢!呵呵,这需要父母们多花时间带宝宝去玩,与其上公园,不如就到幼儿园去吧! 

    4、让宝宝与爷爷奶奶们保持距离。
 
    写下这句话,也许爷爷奶奶们要拍我了!但是这句话又能不能不说出来的。因为在中国,存在着“隔代亲”的现象。爷爷奶奶们特别爱自己的孙子,这很正常,你们应该感到很高兴的,可是,有些爷爷奶奶的爱超出了界限,成了溺爱,反而会妨碍宝宝的正常成长。一味地迁就宝宝,容易养成宝宝娇气,耍脾气的缺点。宝宝小,父母没有精力带孩子,爷爷奶奶会帮上很大的忙。宝宝上幼儿园了,就应该尽量减少跟爷爷奶奶接触的时间。除非,你跟宝宝的爷爷奶奶做了很好的沟通,教育的方针政策一致了。但这很难做到,因为许多家长都对我说:在家里不敢教育,更不敢打孩子,因为这时,爷爷奶奶们就会出来干涉,甚至造成家庭矛盾。 
   
    这一点的实施要则:千万别告诉宝宝的爷爷奶奶,你刻意让他们远离孩子,要找别的借口,免得伤了老人家的心。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嘛!呵呵,也别说是我说的。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